3月1日上映的《周處除三害》,,給了不少人驚喜,。
該電影講述了通緝犯陳桂林(阮經天飾)以為自己罹患肺癌,生命將盡,,于是決心效仿周處,,在臨死之前除掉通緝榜上排在自己前面的兩大通緝犯,以期揚名留史,。電影上映第三天,,票房突破1億元,豆瓣評分8.2,。細節(jié)滿滿的情節(jié),,也引來不少網友“拿著顯微鏡看電影”。
“周處除三害”是什么典故,,陳桂林真的成功模仿周處了嗎,?電影里又有哪些別有深意的細節(jié)?
典故里的周處什么樣
“周處除三害”出自《晉書》和《世說新語》,。
根據《世說新語》版本所言,,周處字子隱,吳郡陽羨(今江蘇宜興)人,,東吳亡后仕西晉,,往西北討伐氐羌叛亂,最終身亡沙場,。周處年少的時候兇悍橫暴,、任性氣盛,被鄉(xiāng)里人認為是個禍害,,加上義興江水中有一蛟龍,,山里有一跛足老虎,都常常侵凌百姓,,于是當地人稱之為“三橫”,,其中以周處最有害。
有人游說周處殺虎斬蛟,其實是盼望“三橫”能只剩周處一橫,。周處也真的這么干了,,他殺了老虎,又下水和蛟龍搏斗,,蛟龍在江中游了數十里,,周處緊跟著它,如此三日三夜過去,,大家以為周處也死了,,就互相慶祝。
沒想到周處真的殺了蛟龍,,活了下來,,聽說鄉(xiāng)里人在慶賀,才知道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是禍害,,于是有了改過自新的想法,,但又覺光陰已經虛度,怕自己“終無所成”,,最終一高人指點他:“古人說,,白天學到至理,就算晚上死了也不遺憾,,何況你的前途尚可,。而且,做人只怕不能立下志向,,何必擔心美名不能彰顯呢,?”周處改過自勵,“終為忠臣孝子”,。
《晉書》的說法和《世說新語》略有不同,《世說新語》里的周處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壞,。按照《晉書》的說法,,周處雖也是被他人勸去殺虎搏蛟的,但他知道自己為人所惡并且想改,,且周處在去之前,,就被父老明確告知“你是三害之一”了,只是在與蛟龍搏斗并勝利之后,,周處才知道鄉(xiāng)里人有多怨恨害怕自己,,然后尋得高人,在勸說之下改過自新,。
不管是哪個版本,,電影男主陳桂林和周處都是有相似之處的,但也不完全一樣。
首先陳桂林本身名列通緝犯榜單第三,,說明他確實也為惡不少,,若將排名前三的通緝犯稱為三害也無不可,這一點和“為鄉(xiāng)里所患”“暴犯百姓”的周處相似,,都是三害之一,。不過陳桂林知道自己有行惡事,還被通緝,,但《世說新語》的周處看起來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壞,,而是直到鄉(xiāng)里人都慶祝自己死了,才后知后覺,。
其次,,二人行為動機不同。陳桂林殺其他兩個通緝犯是以為自己命不久矣,,再加上奶奶去世,,他的行為可以無所顧忌,為了人過留名,,讓大家記住自己,,才選擇去殺其他兩個通緝犯,與其說他是為了懲惡揚善,,不如說他是為了留下大名,,而周處去殺虎搏蛟看起來就是被他人“忽悠”的。
圖源:電影截圖
再者,,二人背景也不一樣,。電影中未交代太多陳桂林的家世背景,只呈現(xiàn)陳桂林和奶奶相依為命,,可想而知應該是比較普通的,。
周處的祖父周賓是三國東吳咨議參軍,后轉廣平太守,,周處父親周魴是東吳名將,,任鄱陽太守,封關內侯,??梢哉f,周處的家庭背景相當不錯,,而他之所以年少時成為三害之一,,甚至可以說三害之首,是因為少年時期缺乏好的引導,,加上他原本就身強體壯,、舞刀弄槍的,才致橫行霸道。
最后二人的結局也大不相同,。陳桂林最終被執(zhí)行死刑,,他是否真的如愿留名也難定論。而根據《晉書·周處傳》,,周處縱然曾經“暴犯百姓”,,但仍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在幡然醒悟后也確實變了樣,,變得“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最終戰(zhàn)死沙場,后人對他的評價也還是有比較積極的一面,。
雖然陳桂林嘴上說著周處除三害,,但他和周處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豬蛇鴿,,癡嗔貪
在電影中,,除了周處的典故引人深思之外,三位通緝犯對應的動物也十分耐人尋味,。
香港仔身上的紋身是蛇,,尊者的紋身是鴿子,陳桂林則去哪兒都戴著一只小豬手表,,電影的英文名還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這三種動物有何深意?
在佛教中,,豬,、蛇、鴿分別代表癡,、嗔,、貪,這三者被稱為“三毒”,,會毒害人的身命(肉體)和慧命(心性),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圖源:《圖解地藏經》
具體說來,,香港仔身上的蛇,意味著嗔,。嗔(梵文Krodha)又叫嗔恚,,當欲望不能被滿足時,就會產生嗔,具體表現(xiàn)為失去耐心,、心胸狹窄,,可能對自己的境況不滿意而心生怨憤,或因自己遭遇不幸或不公,,而對別人或社會產生憎恨等,。一說古人認為蛇脾氣暴躁,易攻擊人,,所以代表嗔毒,。
電影中香港仔兇狠暴力,讓繼女小美的母親替自己去坐牢,,自己長期控制,、侵犯小美,還因自己調戲小美時,,手底下小弟笑了一下,,就連用七個啤酒瓶暴揍小弟,確實算得上沒耐心,、心胸狹窄等,。
圖源:電影周處除三害官方微博
而尊者身上的鴿子文身,代表著貪,。
在佛教中,,鴿子代表貪欲,貪(梵文baga)指沉溺于色,、聲,、香、味,、觸五境而起的情欲之中,,從而荒廢道業(yè),可以說,,貪是對聲色世界的過分追求而產生的強烈占有欲,,具體可表現(xiàn)為通過各種手段獲取不義之財,或過分吝嗇,,不肯把自己的財物,、知識施惠他人等。
電影中的尊者不僅犯下多起槍擊案,,還以靈修之名組織一幫人行騙,,偽造人們的病情,騙取其錢財和信任,,是為貪,。
關于為什么是鴿子代表貪欲,,有說法認為這和鴿子的生理構造有關,鴿子腸道短,,需要頻繁覓食,、進食,看起來十分貪婪,,也有說鴿子很多時候和財富,、奢侈等世俗意義上的享樂有關。
因貪而造業(yè)之人,,死后將墮入餓鬼道,,永遠處于饑渴之中,這一點也和鴿子總在覓食,、進食的特點相對應,。
圖源:電影截圖
最后就是陳桂林對應的豬了。
豬對應的是癡(梵文Moha),,又叫無明,,指因為心性暗昧而產生迷惑,變得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做出種種惡行。電影中陳桂林一直戴著奶奶留下的小豬手表,,在最后他的西裝外套上也繡了一只豬,,豬所代表的癡也正形容了他:
他曾拜問關圣帝君自己是否需要自首,連獲三個圣杯表示認同,,陳桂林共獲得九個圣杯,,即關圣帝君都讓他去自首,他確實也去了,,但最終還是盲目癡于除去其他兩個排名在他之前的通緝犯,,以求揚名在外,然后再去自首,。
陳桂林的小豬手表|圖源:電影截圖
在自首并被戴上手銬之后,,進入警車前,他高舉雙手大喊“我叫陳桂林”——直到自首時,,他都愚癡于人過留名這件事,。
圖源:電影截圖
在癡、貪,、嗔中,,癡可以說是根源,“諸煩惱生,,必由癡故”,。
需要注意的是,癡并不等于蠢,,實際上,,被癡所困的陳桂林還十分聰明果斷。
電影中很多細節(jié)也證明了這一點:
他在通緝犯榜上排第三,,但卻能躲警察四年不被抓?。粫约喊研瑤Ы忾_,,再彎腰系鞋帶,,然后趁機觀察周圍;在出租屋門縫里夾一顆花生,,確定是否有人來過,;在被尊者迷惑后,仍然能發(fā)現(xiàn)“醫(yī)生給所有人看的都是同一張胸片”等疑點,,并且堅持自己的判斷,,從迷局中跳脫出來。
圖源:電影截圖
只是,,他或許也沒想到,,自己確實沒有肺癌。也或許,,假肺癌只是一個催化劑或引子,,只要癡仍在,他仍然會在“合適的時機”殺香港仔和尊者,,抑或用其他方法讓自己留名,。
參考資料:
近年來,,性質隱蔽,、周期短暫、獲利高昂的“靈修”組織在全國多地興起,。
2024-04-24 07:41:31周處除三害原標題:《周處除三害》:傳統(tǒng)典故的銀幕新說熱鬧的龍年春節(jié)檔落幕不久,,以歷史典故“周處除三害”為名的電影《周處除三害》多少有點令人意外地在每年電影市場最冷淡的3月初引燃此間院線。
2024-03-12 13:49:15周處除三害:傳統(tǒng)典故的銀幕新說3月1日,,阮經天主演的《周處除三害》即將上映,,咱也沒有看到過電影,。但是我想著和大家聊聊歷史上的“周處除三害”,寫的一個人浪子回頭的故事,。
2024-03-04 13:10:09周處除三害背后的歷史真實是什么近年來,,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查處借“靈修”等旗號從事非法培訓活動的公司機構,有力遏制了此類活動的發(fā)展蔓延,,有效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
2024-03-27 11:30:20不法分子打著靈修等幌子斂財騙色近年來,以“提升自我”“靈魂療愈”為名的“靈修”組織在國內多地悄然興起,。它們精心設計課程與培訓,,對學員實施精神控制,使學員成為自愿或被動的“拉人頭”工具,,為組織者斂財
2024-04-23 21:26:38央視曝光現(xiàn)實版《周處除三害》原標題:《周處除三害》中陳桂林的手槍為什么總是卡殼,?在《周處除三害》中,陳桂林的手槍之所以總是卡殼,,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槍支老舊:**陳桂林使用的手槍是一把老舊的駁殼槍
2024-03-05 13:03:57周處除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