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過去他不能理解托爾斯泰對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的描寫:寫他臃腫的身體、酒色過度導致的面部浮腫,,給人一種又笨又懶的感覺,。
按照現(xiàn)在有的說法,這不是丑化嗎,?怎么會寫得像一個反面人物一樣,?
“再讀《戰(zhàn)爭與和平》,我感覺到托爾斯泰這樣寫是完全正確的,。只有這樣描寫,,才能在后面更顯示出庫圖佐夫的偉大——就是這樣一個人領(lǐng)導俄軍打敗了拿破侖,。這樣一個老英雄的形象,,他不像我們在電影上看到的正面英雄,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描寫,?!?/p>
堅持的原則
一轉(zhuǎn)眼,,距離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過去十二年了。
或許有人想問:難道獲得諾獎算不上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嗎,?
“算不上,。”莫言的回答非常干脆,,“因為獲獎前跟獲獎后,,我的心態(tài)沒發(fā)生什么變化。我非常清楚獲得諾獎并不代表我就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作家,。中國當代作家里,,比我優(yōu)秀的有很多。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作家,,每個人都寫出了別人不能代替的作品,。”
在寫作上,,莫言是出了名的快:用30多天寫出了28萬字的首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用83天寫出了58萬多字的《豐乳肥臀》,用43天寫完了50萬字的《生死疲勞》……他寫小說時的狀態(tài),,就和他的想象力一樣,,騰空而起,一往無前,。
“現(xiàn)在不像以前那樣,,一睜眼就寫,一直寫到半夜,。畢竟上年紀了,。”
但他對自己的寫作依然有一個明確的要求——要寫得和以前不一樣,。2020年,,莫言交出了打破“諾獎魔咒”的小說集《晚熟的人》。在這本集子里,,莫言是寫作者,,也是小說人物,他在變化了的時代回到了變化了的故鄉(xiāng),,一次次打量著變化了的自己,,新的故事由此起飛。
小說集《晚熟的人》
6月28日晚,,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的頒獎典禮上,電視劇《繁花》大放異彩,,榮獲包括最佳中國電視劇在內(nèi)的五項大獎,,成為當晚舞臺上最耀眼的存在
2024-06-28 23:01:29《繁花》獲白玉蘭最佳中國電視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