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之前也對年輕人提過建議:“一輩子只需要拿一半的時間去工作就行了,,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努力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p>
記者:如果擁有“啃老”條件,,你覺得年輕人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做哪些事情,,能夠真正達到探索自己,、理解世界的效果,?對年輕人的自由探索有何建議嗎?
梁永安:我想探索過程不單是要有知識與技術的磨煉,更重要的還是內在精神力量的成長,。對于一個年輕人的成長要素來說,,我認為最需要的是才華,、專業(yè),、勇氣,。
一個人一輩子不要輕易放棄尋找自己的才華點,。其實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有才華,但很多人一輩子沒有達到自己應該達到的才華點,只是缺乏了探索的機會,。過去某些社會評價體系可能存在單向度的傾向,導致唯獨標準化能力被認可,其他方面的才華得不到重視,。但今天的社會是多元的,存在極為廣闊的社會分工領域,。年輕人更應該抓住機會,別放棄尋找自己的天賦與才華,。一個人到底適合什么,,必得經歷探尋過程,?!盎畹阶约旱奶旆稚先ァ睂且环N很盡興的人生。
第二是專業(yè),任何行業(yè)都有運作邏輯和系統(tǒng),,投入任一行業(yè)都需要長期觀察和磨煉基本功,。比如深入了解一個地區(qū),、一種產業(yè)或者行業(yè)發(fā)展到什么水平,。拿當下的城市化背景舉例,年輕人完全可以潛下身去,到縣鄉(xiāng)探索,,將原生的縣鄉(xiāng)遺產文化帶到大城市中挪用為新元素;也可以將大城市的社會觀察,、文化理念等帶到縣鄉(xiāng),,這其中會誕生很多有待打開的全新公益空間,年輕人可以嘗試盡興地參與社會,、建立社群聯系,將情感、精力釋放到勞動實踐中,。而后會發(fā)現,,任何專業(yè)發(fā)展到較高的程度,都是一門藝術,,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
第三是勇氣,。在探索體驗的過程中,,會發(fā)現世界上很多原以為跨不過去的東西其實都可以跨過,。你可能也會發(fā)現很多人不贊成你,,因為你走的路或者價值選擇過于獨特,甚至讓一些人覺得被冒犯,。但一個人面對自己獨立的選擇,要有堅持的勇氣。你也將在不斷的觀看和探索中擴展心理容量,,打破一元化的認知,,不再只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學會接受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一切,,理解不贊成我的人。年輕人要學會差異性生存,,學會和很多不同的人在一起共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世界,。而這首先就要經歷很多不同,,才能達到如此廣闊的心理空間,。
記者:或許花兩三年探索世界之后,,并未獲得大多數人眼中可變現的智識,、可量化的“收獲”。如何看待這段旅途可能的“無意義”“沒結果”?
梁永安:即便沒有得到太實際的回報,,但是陰晴風雨都是所得。從過程哲學上來看,,已經足夠了,。就如“被認識的生活才值得過”,,獲得的一切都已經在自己心中,,追求的從來不是為別人可見的結果,。哪怕游歷一圈歸來,,仍住簡陋的房子,,也沒有辦法買車,,但覺得心理上曾有波折,擁有了不一樣的過程,看過世界和生命的顏色,未嘗不是一種“滿載而歸”。建議先啃老教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