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一團皺皺金箔展開后飛出小鳥
今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建軍節(jié),讓我們一同感受古人對飛翔的想象,。2021年,一件金鳥形飾從三星堆5號祭祀坑出土,,經(jīng)過專家清理和展開后,呈現(xiàn)出完整的鳥形,。這件金鳥形飾非常薄,厚度僅有0.007~0.012厘米,,大約是一張A4紙的厚度,。它是迄今為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唯一一件鳥形金飾片,。
金鳥形飾整體像一只鳥,橄欖形的鳥首有兩個孔,,雙翅向兩側(cè)展開,,其中一個翅膀略有殘缺,。鳥身呈水滴形,后邊有三尾羽毛,。有專家認為,它應該是附著在衣服等物體表面起裝飾作用,。
“飛”出金鳥的5號祭祀坑雖小卻“最金貴”,。這個祭祀坑不僅出土了金鳥形飾,還發(fā)現(xiàn)了一件體量巨大的金面具,。此外,,專家還在5號祭祀坑里發(fā)現(xiàn)了大量排列有序的金箔片,,這些金箔片中心有圓孔,推測可能是衣服上的裝飾品,。同時,研究顯示,,同期中原文化沒有大量使用黃金的傳統(tǒng),,因此5號祭祀坑更顯與眾不同,。
古人們對鳥的形象十分偏愛,,在出土器物中可以見到不少鳥的形象。例如,,玉團鳳出土于湖北石家河,是新石器時代后石家河文化的代表,,被譽為“中華第一鳳”,,其造型影響了中國后來幾千年的鳳鳥藝術(shù)發(fā)展,。太陽神鳥出土于成都金沙遺址,厚度僅0.02厘米,,含金量高達94.2%,,圖案分為內(nèi)外兩層,,內(nèi)層分布著十二條弧形齒狀芒飾,外層則由四只引頸飛翔的鳥構(gòu)成,,暗示太陽東升西落。鸮卣是商代晚期青銅器的精品,,造型為兩只貓頭鷹背靠背站立,,鸮在商代被視為“戰(zhàn)神”的代表,,倍受人們喜愛。漢代彩繪木鳩鳥則橫臥在木杖上,,成為老人專屬的拐杖,,象征健康長壽和長長久久的美好祝愿,。
文物中的各種鳥形象,不僅反映了古人對鳥兒的贊歌,,也體現(xiàn)了他們對天空的向往、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三星堆一團皺皺金箔展開后飛出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