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孫女士通過閨蜜溫某介紹與男友高某微信聊天交往三年多,,期間多次給高某轉(zhuǎn)賬67萬元,。后來她無意間發(fā)現(xiàn)溫某一直在使用高某的微信號,原來高某是溫某虛構的人物,。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溫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半,,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罰金11萬元,。
孫女士和溫某相識于2017年,兩人曾合租房并一起在一個舞蹈培訓班工作,。2018年,,溫某向?qū)O女士展示了三張照片,,其中一名叫高某的男生陽光帥氣。溫某稱高某在機場工作,,符合孫女士的理想男友形象,并將高某的微信推送給孫女士,,兩人建立了戀愛關系。然而,,孫女士從未見過高某,只收到過兩條聲音不同的語音信息,,三年多時間里二人一直保持微信文字溝通,。
2018年11月至2022年2月間,溫某冒用“高某”的身份與孫女士聯(lián)系,,以高某出車禍、壓到工人需要賠償,、做生意、償還欠款等理由多次騙取孫女士的錢款共計67萬余元,。
法院認為,溫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錢款,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法院責令溫某退賠被害人的經(jīng)濟損失,并依法處理在案扣押的物品,。根據(jù)犯罪事實、性質(zhì),、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法院作出了上述判決,。被告人上訴后,,二審法院維持了一審判決,,判決已生效。
法官提醒,,互聯(lián)網(wǎng)已成為青年群體的重要交友途徑,但因信息不對稱和交流虛擬化,,線上社交存在一定潛在風險,,特別是以“戀愛”為名的線上交往,,容易建立較強的情感鏈接和信任關系,成為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手段,。本案中,犯罪分子利用閨蜜和男朋友兩個身份,,成功實施了多次詐騙,。法官建議大家警惕各類婚戀詐騙陷阱,理性審慎交友,,提高風險意識,切勿輕易透露個人信息,,并注意保存交友聊天記錄及資金往來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