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至13日,,印度總理莫迪應邀訪問美國。莫迪成為繼以色列總理,、日本首相和約旦國王之后,,特朗普新任期接見的第四位國家領導人。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在會后的吹風會上表示,,這體現(xiàn)了印度在特朗普新任期的“優(yōu)先地位”,。然而,在特朗普的關稅施壓下,,國際社會關注莫迪是否會選擇像加拿大那樣屈服,,還是成為全球抗美的先鋒。
當?shù)貢r間2025年2月13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在白宮會晤,。特朗普一直強調與莫迪的私人關系,但早在2024年競選期間,,他就公開指責印度是“非常大的(貿(mào)易)濫用者”,,并誓言通過加征關稅來糾正印美貿(mào)易失衡。特朗普宣誓第二次入主白宮后,,為讓莫迪政府屈服做了不少前期工作,。1月27日,特朗普與莫迪敲定訪美時間,,并批評印度對美國產(chǎn)品征收的關稅過高,,要求印度購買更多美國制造的安全裝備。面對特朗普的壓力,,莫迪采取了一系列示好措施,,包括大幅削減進口關稅,確認非法移民身份,,并承諾擴大從美國的軍備采購規(guī)模,。
不過這些舉措未能滿足特朗普的要求。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13日,,在會見莫迪之前,,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美國與每個外國貿(mào)易伙伴的“對等關稅”。特莫會后,,雙方宣布達成《印美21世紀協(xié)定》合作框架,,強化經(jīng)貿(mào)聯(lián)系,確保到2030年雙邊貿(mào)易額突破5000億美元,,并加快防務,、商業(yè)和技術合作。能源方面,,印度承諾大規(guī)模采購美國油氣,;防務方面,印度同意加強合作,,盡管更在意聯(lián)合開發(fā)和技術轉讓,,但特朗普強調向印度出售F-35戰(zhàn)斗機等項目將增加美國對印軍售金額。
盡管印度做出了系列讓步,,特朗普在記者會上仍稱印度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并表示現(xiàn)在兩國是“對等關稅”國家。莫迪顯然未準備好這種直接的羞辱,,只能搓手以緩解尷尬,。
特朗普時期對印度帶來的挑戰(zhàn)顯而易見。自拜登后期以來,,民主黨政府的印度政策已難以為繼,。美國大選期間,印度各界對印美關系持樂觀態(tài)度,,認為無論誰當選,,美印關系都已穩(wěn)固。隨著特朗普贏得選舉,,印度各界對印美關系更加樂觀,。特朗普宣稱對中國采取強硬貿(mào)易再平衡政策,被印度解讀為有利于其從中漁利,。然而,,印度似乎忘記了特朗普1.0時期對印度的貿(mào)易打壓。2023-2024財年,,美國對印度的貿(mào)易逆差達到368億美元,,印度無疑成為特朗普貿(mào)易問題的主要對象之一。
此次特莫會再次展示了特朗普的談判技巧。莫迪的姿態(tài)很低,,表示“當印度和美國走到一起時,,我們的合力是1+1=11,而不是2”,。特朗普對印政策既要印度全面開放,,又要印度配合自身戰(zhàn)略。特朗普強調與中俄印加強合作和減少軍事對抗,,讓莫迪寄望于打“印太”牌和中國牌博取好感的努力落空,。
在移民問題上,特朗普政府也給印度帶來了壓力,。莫迪承諾配合美國遣返非法印度移民,,并試圖改變話術,聲稱這是印度的要求,。然而,,美國的合法印度移民也成為特朗普移民政策改革的目標。近年來,,印度技術人員是美國H-1B簽證的最大受益者,,但這些移民未能徹底融入美國社會。新晉印度移民普遍受到國內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影響,,引發(fā)美國社會高度關注,。
印度當前處于尷尬境地。印美關系不僅取決于雙方在貿(mào)易,、移民和技術領域的博弈,,還取決于印度在全球格局變化中的定位。短期來看,,莫迪政府的示弱和讓步可能換來“暫緩加稅”,,但如果讓步過多,可能會損害莫迪的領導形象和印度民眾的自尊心,。在美印度人的處境兩難,,非法移民被打壓,合法居留也被排斥,,映射了莫迪處理印美關系的困境,。未來印美關系的發(fā)展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