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市膠州市鋪集鎮(zhèn)張家屯村的路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飯館名叫“大眾快餐”,,里面陳設(shè)簡陋,,一名73歲的老太太獨自經(jīng)營多年,,她就是“中國好人”姜恩蘭,。21年前,,姜恩蘭的丈夫在企業(yè)倒閉之后積郁成疾不幸去世,,留下了百余萬的欠款,,姜恩蘭全部認下,,21年來,她靠著一間小飯館,,省吃儉用,,連本帶息還債200余萬元,終于在73歲的高齡還清了所有債務(wù),。
債務(wù)壓身,,吃只燒雞都有負罪感
記者第一次見到姜恩蘭是2014年,那天62歲的姜恩蘭剛從大集上撿回來一堆菜農(nóng)丟掉的白菜葉子,,她告訴記者這些菜葉子是喂雞用的,。2025年2月24日,記者再見姜恩蘭時,,她笑著談起了這段往事,,稱當時說的不是實話,其實那些菜葉子一部分是喂雞的,,另一部分則是她自己吃的,,只不過彼時面對一個年輕的陌生人,這樣的話很難說出口,?!艾F(xiàn)在好了,吃點好的良心上也過得去了,,畢竟咱不欠任何人了,。”姜恩蘭說,。
2025年春節(jié),,鋪集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像往年一樣帶著禮物來看望她,,其中就有兩只燒雞,多年以來,,姜恩蘭收到這樣的禮物都會送給那些對她不錯的債主,,但這一次姜恩蘭沒有把燒雞送給別人,而是選擇自己吃掉,?!罢f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信,我這20多年就是這么過的,,有好東西時我如果不給別人總覺得良心上不安,。”姜恩蘭說,,但現(xiàn)在這些情緒都已成了過往,,她終于獲得了“清白身”。
從高處跌落,,富貴之家一夜背上百萬巨債
姜恩蘭現(xiàn)在經(jīng)營的飯館位于她家那棟二層小樓的外側(cè),,這棟小樓建于1992年,那時姜恩蘭和丈夫在當?shù)乜芍^風(fēng)光無兩,,夫妻倆從擺小攤到開飯館再到開化工廠,,不但成了20世紀80年代遠近聞名的“萬元戶”,更成了小有名氣的企業(yè)家,,姜恩蘭說在20世紀90年代時,,她家里的存款就達數(shù)十萬,在彼時的中國農(nóng)村可謂天文數(shù)字,。
然而,,不幸卻悄然發(fā)生,姜恩蘭是文盲,,基本不識字,,丈夫雖然要強但也是個老實巴交的鄉(xiāng)下人,沒有任何管理經(jīng)驗,,根本不懂怎么經(jīng)營工廠,,再加上遇人不淑等多種因素,化工廠連連虧損,。眼見勢頭不對,,姜恩蘭趕緊勸丈夫收手,但丈夫卻不服輸,,銀行不貸款就去民間借貸,積勞成疾之下,,丈夫也一病不起,,并于2004年去世。“老頭子還沒去世的時候,,那些要債的就擠破頭了,,我到底也不知道他借了多少錢,最后全都認下,?!苯魈m說,當時有很多模糊不清的“糊涂債”,,還有很多年利率在20%以上的民間借貸,,最后一算賬所有債務(wù)僅本金就超過百萬元,利息更是算不清楚,。
五個小餅過除夕,,老婦人“針挑土”般還債200萬
為了不讓債務(wù)影響到自己的孩子,2004年,,姜恩蘭把自己剛成年的小兒子“趕”出了家門,,讓其自謀生路,也盡量減少和早已成家的大兒子來往,,獨自扛起了還債的重擔(dān),,靠著一間小飯館,有一千還一千有一百還一百,,先還年老的后還年輕的,,“針挑土”般償還這百萬巨債。逢年過節(jié)姜恩蘭家門口總是要賬的成群結(jié)隊,,她就每個人200元,、300元的都還一點兒,最慘的一年,,大年三十晚上還為客人送去兩桌菜,,賺的200元錢沒焐熱乎就去還了賬,回家后自己靠五個小餅過了個年,。為了省錢,,她甚至十幾年沒有添置一件新衣服。
隨著債務(wù)越還越少,,日子也就越過越好,,但姜恩蘭這個倔強的老婦依舊不愿與孩子過多來往?!皟鹤觽儗ξ叶疾诲e,,但畢竟我身上還背著債,只要我活著就一直還錢,,到我死的那一天如果還沒還完,,債務(wù)還要落到兒子們的頭上,,想到這些我就不愿意麻煩兒子們,怕他們因為我不能堂堂正正做人,?!?/p>
如今,苦日子終于到了頭,,具體還了多少錢姜恩蘭也無法計算出詳細數(shù)字,,只是粗算連本帶利約200余萬元。談起以后的生活,,姜恩蘭也展示了一個農(nóng)村老婦的樸實,,她說自己這20多年都是為債主活著,接下來的日子她會為孩子活著,,繼續(xù)干,,多掙點錢讓兒孫過得好一些。
記者手記:丈夫生前欠的債,,姜恩蘭是否可以不還,?
2014年,姜恩蘭的事跡被報道之后,,她先后獲得了最美膠州人,、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山東省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針對姜恩蘭的事跡,,網(wǎng)絡(luò)上一直有一種聲音: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她做了該做的事,憑什么要吹捧,?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先弄明白另一個問題:丈夫生前欠的債,姜恩蘭是否可以不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不還。這些債務(wù)里面有一部分為夫妻共同債務(wù),,姜恩蘭有義務(wù)償還,;但也有一些模棱兩可,甚至沒有欠條的債務(wù),,姜恩蘭可以不還,;更不必說還有一些不受法律保護的高息債務(wù),而面對這些姜恩蘭卻統(tǒng)統(tǒng)認下,。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姜恩蘭雖然是一個農(nóng)婦,,但是她不傻,她也知道丈夫死后這些鋪天蓋地的債主中,,有渾水摸魚者,也有弄虛作假者,,真假難辨,,既然無法分辨那就不要分辨,因此她選擇了承擔(dān)下所有,,只為了不辜負那些在他們夫妻困難之時幫助過他們的人,,這個老派的村婦恪守了心中的高尚,這樣的人憑什么不能成為“中國好人”,?
48歲的邱多生在湖北大冶市宏維人家小區(qū)告訴來訪者,,三年前她的丈夫明樹旭因急性胰腺病去世,。治療期間不僅花光了家中積蓄,還留下了115萬元的債務(wù)
2025-03-06 09:40:4148歲妻子3年替亡夫還債6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