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許多婚禮習俗已經簡化或發(fā)生變化,,但一些傳統(tǒng)元素仍然保留下來,,例如見面禮、彩禮和嫁妝等,。這些習俗體現了父母對子女新家庭的支持和愛護,。然而,這也引發(fā)了一個問題:嫁妝究竟是妻子的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女方能否帶走嫁妝,?
甲某和乙某于2012年6月登記結婚,并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2023年8月,,甲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但被判決不準許離婚,。由于雙方關系未改善,,2024年11月,甲某再次訴至法院,,請求離婚,,并要求撫養(yǎng)女兒及返還陪嫁物品(包括美的牌掛式空調、冰箱,、洗衣機,、創(chuàng)維牌39寸液晶電視、鈴木牌摩托車,、組合沙發(fā)一套,、椅子兩把和六床被子)。
經審理,,法院判決準許雙方離婚,,并對子女撫養(yǎng)及財產分割作出處理,。關于陪嫁物品的返還問題,,一審認定現存的創(chuàng)維牌39寸液晶電視一臺和絲綿被四床歸甲某所有,但未支持其要求返還其他陪嫁物品的請求,。甲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主張應增加返還上述陪嫁物品。二審法院認為,,甲乙結婚長達十年以上,,甲某陪嫁物品的價值并未超過乙某支付的彩禮數額,且部分陪嫁物品已毀損滅失,,因此駁回了甲某的上訴請求,。
在法律意義上,嫁妝是女方父母對女方的贈與,。判斷嫁妝是否為女方個人財產或夫妻共同財產需考慮幾個因素,。首先,要看是否有明確指定贈與對象,。如果女方父母明確指定該嫁妝是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若明確指定是對女方個人的贈與,,則屬于女方個人財產,。其次,要看贈與的時間是在婚前還是婚后,?;榍百浥c一般視為女方個人財產,婚后贈與則通常視為夫妻共同財產,。此外,,還需考慮贈與財物的類型。例如,,冰箱,、家具等日常家用產品,婚前購買屬于女方個人財產,,婚后購買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房產、汽車等重大財產,,婚前父母以女兒名義全款購買的屬于女方個人財產,,婚后購買的一般視為對女方個人的贈與。戒指,、項鏈等私人物件因具有人身專屬性,,屬于個人財產。近年來,,也有父母購買大額保單作為嫁妝,,具體歸屬需根據保單類型、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實踐中,,陪嫁物品的價值往往與男方支付的彩禮價值相掛鉤。如果陪嫁物品的價值未超過彩禮數額,,且彩禮不予返還的情況下,,女方要求返還全部陪嫁物品的請求通常難以得到支持。此外,,陪嫁物品的返還還會受時間因素影響,。結婚多年后離婚時,部分物品可能因正常使用而毀損滅失或價值顯著降低,,法院在處理陪嫁物品返還問題時通常以現存物品為依據,。
為了預防離婚時可能出現的糾紛,建議準新人在結婚時對嫁妝等可能存在爭議的財產進行協商,,并簽訂婚前財產協議并公證,,以免引發(fā)不必要的矛盾。
女子離婚要求帶走全部嫁妝,,法院僅認定電視和4床被子:結婚長達十多年,,陪嫁未超過彩禮
2025-03-08 22:58:07女子離婚要求帶走全部嫁妝被駁女子離婚要求帶走全部嫁妝,法院僅認定電視和4床被子:結婚長達十多年,,陪嫁未超過彩禮
2025-03-10 12:16:51女子離婚想帶走全部嫁妝印度社會中,,女性地位普遍低下,,這一現象在性別比例失衡的現狀下尤為突顯,。女性往往被視為男性的附庸,,必須絕對順從?;橐鲋贫戎?,女性地位依然弱勢,需向男方提供豐厚嫁妝,,這一習俗根深蒂固
2024-09-19 14:42:51印度女子兩年湊不齊嫁妝被丈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