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持續(xù),網(wǎng)上流行一種說法,,稱“抱著冬瓜睡覺”可以防暑降溫,,并引用了古人《夏夜抱瓜眠》一詩作為依據(jù)。各地網(wǎng)友紛紛嘗試,,給自己、孩子甚至寵物都配上了“冬瓜搭子”,。這種做法真的有效嗎?人人都適用嗎,?再過幾天就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了,,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呢?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王焱華表示,從中醫(yī)角度來看,,冬瓜皮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的功效。人體接觸冬瓜時,,其表皮的天然成分可以通過毛孔滲透舒緩人體的燥熱,幫助入睡并提升睡眠質(zhì)量,。此外,冬瓜含水量較高,,能快速吸收體表熱量,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炎熱導(dǎo)致的睡眠不適。因此,,抱著冬瓜睡覺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清涼助眠的效果,。
不過,王焱華提醒,,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做法。體質(zhì)偏虛寒,、陽氣較虛、吃了冷涼東西容易腹痛腹瀉的人,,如部分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經(jīng)期女性,,不推薦使用這種方式,,否則可能加重身體負擔,,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小孩和老人尤其不適合睡覺時抱冬瓜,,因為冬瓜硬度較高可能導(dǎo)致磕碰或肢體壓迫,,翻身時還可能引發(fā)撞擊風(fēng)險,。使用冬瓜降溫時,,可以用毯子先蓋住肚臍胸腹部,或者用薄棉布包裹冬瓜間接接觸,,不建議直接用胸腹部緊貼冬瓜;也不推薦整晚都抱著,,可以將冬瓜放在一旁,或者在睡前將手腳搭在上面降溫,。
有人問,,抱西瓜是否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王焱華表示,,從功效上看,西瓜同樣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作用,,抱西瓜和抱冬瓜的效果應(yīng)該一樣,。但更多人選擇抱冬瓜,,可能是由于古人就有這種做法,,同時長條形的冬瓜更容易抱,。
除了“抱瓜”外,,還有其他一些防暑降溫的小技巧。夏季天氣炎熱夾帶濕氣,,很多人會出現(xiàn)入睡困難、頭暈,、心煩,、胸悶、身體沉重等癥狀,。王焱華建議可以按揉涌泉穴和神門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的凹陷處,,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順時針按揉涌泉穴,,每次3至5分鐘,以微微有酸脹感為宜,。神門穴在手腕內(nèi)側(cè)(小拇指端)腕橫紋凹陷處,睡前閉上雙眼,,用拇指輕輕按揉對側(cè)神門穴,,每次1至2分鐘,,左右交替,可寧心安神,、清心調(diào)氣,,對于失眠,、健忘、心慌,、胸悶等癥狀的患者非常實用。
夏季防暑降溫,,還要避免長時間暴曬,,室外活動盡量選擇早晚陰涼時段或空氣清新的樹蔭環(huán)境;空調(diào)房需要定時開窗通風(fēng),,避免空氣質(zhì)量下降,;穿寬松、淺色的棉麻或真絲衣物利于散熱吸汗,,戴寬檐帽或打遮陽傘避免頭部暴曬,;飲食上,,可以多吃冬瓜、絲瓜,、苦瓜等當季瓜果,,以及楊梅、烏梅,、檸檬等水果,,起到清熱利濕、斂汗生津的作用,;運動可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選擇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比較柔和的運動,,切忌劇烈運動,運動后及時飲用淡鹽水或酸梅湯,,補充電解質(zhì),。
7月20日即將入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即將到來,。王焱華建議市民避開以下防暑誤區(qū):中暑喝藿香正氣水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特別是陽暑,應(yīng)立即脫離高溫環(huán)境,,到陰涼通風(fēng)處,,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額頭,、腋下等位置降溫,,少量多次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等。如果體溫超過38.5℃,、意識模糊,、抽搐,,應(yīng)立即送醫(yī)。陰暑則適合用藿香正氣水,。冷食冷飲并不能真正解暑降溫,,反而會加重暑熱和腸胃負擔,增加中暑風(fēng)險,。夏季應(yīng)多喝熱飲,,促進皮膚汗液分泌,從而將人體內(nèi)部的熱量散發(fā)出去,。沖涼水澡雖然可以降低體表溫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特別是在出汗后毛孔張開的情況下,,容易感冒,,還可能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
最近,,抱著冬瓜睡覺突然在網(wǎng)上流行起來,在社交平臺上,,相關(guān)帖子層出不窮
2025-07-14 20:50:57抱冬瓜能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