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7過去,,我們在南極考察時儲存的蔬菜
此外,,沒有機場,科學人員只能乘船來進行科考,。這就導致科研人員會在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中浪費很多時間,,不利于有效地進行南極科學考察研究。
例如,,筆者在1984到1985年以及1988到1989年兩次參加南極科學考察中,,總共時間是一年,但在南極陸地上進行科學考察時間只有不足4個月,。如果搭乘飛機,,算上轉機與等候的時間,,也可以多出4個月去進行科學考察研究。
他們都有,,我們也要有
實際上,,世界上其他大國在南極都有機場,其中美俄最多,。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南極大陸以及周邊擁有超過50座機場,僅擁有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的就超過40個,,跑道長度超過3000米的機場超過10個,。這其中,美國擁有(或共有)的機場最多,,達到了13個,,俄羅斯為8個,英國,、德國,、法國、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亞洲的日本和印度也都有自己的機場或者與其他國家共有機場,。
各國建立飛機場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尋找南極資源方便。眾所周知,,南極的各種資源,,尤其是地下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南極的隕石是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質量最高的,要深入腹地采集隕石,,如果有飛機場,,就能夠盡快運送隊員到達目的地工作。
此外,,有了飛機場,,就可以利用飛機進行科學觀測。首先,,飛機觀測可以擴大科學研究內(nèi)容,,例如,對于測繪學家,,如果能夠進行航拍等測量,,必將增加觀測項目,,提高測繪精度;對于地理學家,,航拍地貌是非常有助于研究的,;對于氣象學家,它更有助于云霧物理學的觀測實驗與研究,,我所的云霧專家們幾乎每年都要上飛機進行人工云霧實驗,,等等。
最重要的是,,飛機場能救命,。因為一旦遇到必須及時搶救的人員,飛機是最有效的運載工具,。例如,,我國在建立南極昆侖站中,在海拔4000米以上工作時,,一位隊友出現(xiàn)嚴重的高山反應,,生命危在旦夕,幸好得到美國“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派飛機營救,,隊友化險為夷,。
南極建機場,絕非易事
當然,,我國要建立南極飛機場并非易事,。
我國的南極機場計劃建立在離開中山站幾千米的冰蓋處。那里離中山站很近,,冰蓋又比較平坦,,有利于建立機場,也利于今后使用機場,。
圖8中山站附近的南極冰蓋(圖片來源:張繼民)
圖9中山站附近的南極冰蓋(圖片來源:張繼民)
新華社南極內(nèi)陸12月23日電 特寫:南極“白夜”修車記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22日晚九點半,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兩支內(nèi)陸隊——泰山隊與昆侖隊的最后一輛卡特雪地車順利到達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