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2013年9月3日,廣州美術家李春華將一組中國遠征軍雕塑群,,無償捐獻給云南省龍陵縣,,后者被整體安置在龍陵“松山抗戰(zhàn)”遺址上。2014年初,,當?shù)卣诘袼苋荷鲜咨狡绿?,修建起一座“松山抗?zhàn)紀念碑”。
在李春華看來,,這座紀念碑外觀破壞了雕塑群整體美感,,因此提出更改設計方案乃至拆除重建,而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龍陵縣多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紀念碑的設計建造經過了多方論證,無論是修改或是重建,,成本均難以負擔,。
昨日,李春華告訴記者,,由于“溝通無果”,,自己打算向當?shù)卣崞鹦姓V訟。
屹立在松山戰(zhàn)役遺址的遠征軍雕塑
美術家兩年半手制402尊雕塑
從關注抗日遠征軍歷史起,,廣州美術家李春華一直醞釀著,,用自己的“手藝”為歷史留一份底稿。2011年,,46歲的李春華開始收集遠征軍老照片,,然后用雕塑的方式,讓這些70年前的抗日軍人“復活”,。
在李春華的計劃中,,這些雕塑應當包括各個軍種和各個歷史時期,并且最好被安置在烈士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為此,,李春華選定了兩地:云南的騰沖和龍陵。前者是滇西緬北抗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后者是著名的“松山戰(zhàn)役”發(fā)生地,。在與兩地分別溝通后,,李春華最終選址龍陵,。
隨后的日子,,李春華往返于廣州和龍陵兩地間,用了兩年半的時間,,雕出402尊遠征軍將士形象,,并將之整體贈予龍陵縣政府。
資料顯示,,龍陵遠征軍雕塑群占地8400平方米,,以士兵為主體,分為跪射俑,、炮兵俑,、馭手俑等12個方陣,選取戴安瀾,、史迪威,、孫立人三人為軍官代表,并以老兵付心德為在世遠征軍代表,。雕塑群以鋼筋混凝土為基礎材質,,表面抹有青苔,體現(xiàn)“時代感”,。
云南龍陵縣政府在遠征軍雕塑群里修建的紀念碑,,雕塑制作和捐贈者稱,紀念碑破壞了雕塑群整體美感,。受訪者供圖
2013年9月3日,,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這一天,“中國遠征軍雕塑群”落成儀式在龍陵縣松山戰(zhàn)役遺址舉行,。李春華說,,自那一年起,自己每年都會來龍陵幾趟,,看看先烈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也看看自己一尊一尊鑿刻出的雕塑。
雕塑群中突現(xiàn)紀念碑
2014年清明,,李春華照例來到松山遺址故地,,發(fā)現(xiàn)雕塑群的上首山坡地臺上,一座紀念碑正拔地而起,。多方打聽后得知,,這座紀念碑系“松山抗戰(zhàn)紀念碑”,由當?shù)卣?guī)劃修建,。
李春華認為,,新建的紀念碑體量和造型等方面,與雕塑群并不相容,且與“人民英雄紀念碑”高度相似,,破壞了雕塑群的整體感,。李春華據(jù)此投書當?shù)卣肮芾聿块T,要求停止施工,,并更改設計樣式,。李春華的建議并沒有被采納。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龍陵松山抗戰(zhàn)遺址管理所所長邱佳偉認為,,建筑設計原本即“見仁見智”,紀念碑在建造前,,政府組織過論證,,程序上合法。而龍陵縣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則稱,,紀念碑位于雕塑群上首位置,,與雕塑群既有結合,也有分割,,并不存在“破壞整體感”,。如果要修改,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條件難以滿足”,。
李春華告訴記者,由于龍陵縣方面未能正面與之溝通,,并就此事協(xié)調意見,,自己將通過行政訴訟,來換回雕塑群的“整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