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的電池安全令”發(fā)布 將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帶來哪些影響?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動力蓄電池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近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將于明年7月1日起施行,。新國標將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改為了強制性要求,,因此被很多人評價為“史上最嚴的電池安全令”,。與老國標相比,動力電池新國標有哪些不一樣,?新國標的核心要求是什么,?如何來實現這個核心要求?新國標的實施,,對行業(yè)的未來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新國標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這次發(fā)布的新國標首次覆蓋“7項單體試驗和17項電池包或系統試驗”,,與2020版國標相比,,新增了電池底部撞擊測試,、快充循環(huán)后安全測試、熱擴散測試等試驗項目,,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更嚴的安全要求,。新國標對電池的機械安全、電氣安全,、熱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包括電池在碰撞、擠壓,、高溫等極端條件下的安全性能,。
新國標的核心要求就是在于全面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而此次動力電池新國標新增的三大嚴苛試驗,,不僅加強了對電池熱擴散等安全要求,還新增了多項安全測試項目,,全方位保障動力電池安全,。
所謂熱擴散,是指電池包中某個單體電芯發(fā)生熱失控后,,引起其他電芯的連鎖反應,,嚴重時可能引發(fā)起火爆炸。新國標明確,,可以通過針刺或內部加熱,,或者外部加熱進行試驗。
總臺央視記者羅宏進:在電池包的針刺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5毫米鋼針將以每秒1毫米的速度刺向目標電芯,大約經過50秒的時間,,目標電芯將被刺破,。
記者看到,當目標電芯被刺破后,,電池包瞬間冒出一股白煙,,被監(jiān)測的電芯溫度也瞬間升高。
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姜成龍:一般被刺電池的溫度最高會升到300℃左右,,電芯內部的溫度可以達到1000℃左右,。在這個過程當中,其他與之相鄰的電池的溫度也會有相應的上升,,但擴散的過程中,,整個電池系統不能起火、不能爆炸,。
底部剮蹭是車輛行駛中難以避免的事情,,針對這一場景,,新國標中還增加了一項嚴苛測試——車輛底部撞擊測試。
總臺央視記者羅宏進:這里是電池包底部安全碰撞試驗的現場,,我們可以看到,,30毫米的鋼制撞擊頭將以150焦耳能量撞擊電池包上面的風險點,這樣的風險點在電池包底部共選取了前,、中,、后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