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冬天,中國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場,。1978年春,,他們中的5%(27萬人)走進了各大高校的校園,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恢復高考后首批大學生入學40周年。40年間,,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已從奮進的青年變成了睿智的長者,,中國也發(fā)生了改天換地的滄桑巨變。
又是一年高考時,。高考變遷與人們命運轉折有怎樣關系,?高考制度之于我們國家到底有怎樣的意義?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間節(jié)點回望高考,,更有別樣豐富的內涵,。
見證中國高考的時代變遷
1977年10月,23歲的牛大勇從湖北襄樊的五七干校調往河北一個工廠,,做汽車修理工,。路過北京時,他從親戚處得知,,要恢復高考了,。“我已經多年沒上學了,,初高中基本都沒怎么學,,高考怎么考啊,?”牛大勇雖然心里沒底,,但還是在親戚的鼓勵下,帶著四處搜羅來的初高中教材到了太行山里的一個小三線工廠報到,。
牛大勇認為自己剛來車間就想著參加高考,,與工廠勤奮工作的作風不符,心理上很有壓力,?!八晕野滋炫ぷ鳎幌掳嗑褪裁炊疾活櫫?,看書學習,、溫習功課直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再抓緊時間看一會兒,,就匆匆忙忙去上班,,真是爭分奪秒?!?/p>
如今,,牛大勇已是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貞浧甬斈甑母呖?,他依然感慨萬千:“那時人心思變,改革開放剛要起步,,恢復高考給了流落到社會各個角落,、家庭背景和人生遭際各不相同的一代青年一個公開,、公平的機會。這不僅把人們重新引導上求學若渴的正道,,而且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造就了一代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