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后來有機會到瑞士任教,當時一年就可以賺夠“這輩子的工資”,為什么放棄了?
李德仁:1991年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向我發(fā)出了擔任客座教授的邀請,,并提供給我6500瑞士法郎的月工資,那時候我在國內(nèi)的工資只有幾百塊錢,,但我只去了四個月就回來了,。主要是擔心國內(nèi)的研究離開我沒法繼續(xù)進行。
問:您的弟弟李德毅,、堂弟李德群都是院士,,“一門三院士”的原因是什么?
李德仁:我認為這與從小接受的家風教育有很大關(guān)系,。我們出生在江蘇泰州一個書香門第,,曾祖父李貞發(fā)曾寫過一個80字的家訓,,掛在老家的廳堂上。其中第一句就是“愛我中華,、興我家邦”,,就是說一個中華兒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是第一位的,。還有一句是“孝德永彰”,,一個家庭要對內(nèi)講究孝,對外講究德,。
不僅如此,,家訓還告訴我們要勤學苦讀、修身養(yǎng)德,、奉獻社會等,,包含了求學之道、為人之道和處世之道,。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對人誠懇,、關(guān)心鄰里、助人為樂,、忠厚守紀,、努力學習、勤儉治家,。記得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作為一個小學生,要找一個文盲家庭幫助掃盲,。我母親花錢買好掃盲教材,,送到人家家里去,我下了學就去教一兩個小時,。1963年我畢業(yè),,母親跟我說,你工作了,,要養(yǎng)上大學的弟弟妹妹,。當時每月掙55塊錢,妹妹在南京大學,,弟弟在南京工學院,,我每月都要給他倆每人寄15塊,自己留25塊錢過日子,。這些都留在了成長的記憶之中,。
問:如何看待家風與整個社會風氣的關(guān)系?
李德仁:家庭是最能塑造一個人精神的地方,家風是培養(yǎng)人的第一關(guān),。有什么樣的家教家風,,就有什么樣的作風做派,也就有什么樣的事業(yè)成就,。人從一出生就要接受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極為重要。家風家教可能隨著時代變化要做一些補充和擴展,,但無論社會如何發(fā)展,,其重要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必須傳承下去,。
劉昊然曬樂高 3月2日,,劉昊然分享一張宅家近照,,照片中的劉昊然一身黑色裝扮,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他的頭望向天花板,,眼神放空,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近日,,上海市綠化市容熱線閔行平臺就接到了市民這樣一個電話:“哎呀,,我家里出現(xiàn)了蝙蝠,怎么辦呀,?會不會傳染病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