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5月3日電 題:在奮斗中“起浮”——記中國自主磁浮列車的青春力量
新華社記者陽建
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成功完成達速測試,。從1.0版列車安全運營4年,,到3.0版列車正在車間緊張生產(chǎn),,中國自主磁浮技術不斷刷新高度,。牽頭研制單位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3個青年代表,,講述了“起浮”背后的奮斗故事,。
劉暢:“懸著心”組裝起1萬個零件
2011年進入中車株機時,劉暢22歲,。2013年起,,他負責檢修磁浮原型車“追風者”,兩年后他擔任項目經(jīng)理,負責1.0版列車的生產(chǎn)制造,。
雖然已有檢修原型車的經(jīng)驗,,但是當身披新衣的列車車體進入總成車間,品種繁多的專用物料還是讓劉暢的工匠團隊“慌神了”,。
“只有3節(jié)車編組,,但涉及機械、電氣電子,、控制系統(tǒng)等多個新領域,,光組裝的零部件就超過1萬個?!眲硨δ莻€場景記憶深刻,。
磁浮是新東西,劉暢“懸著心”帶領團隊逐項梳理工序,,組裝在艱難中起步,。由于制作要求高,不少零部件無法按期交貨,,他就睡在車上等。
懸浮架落車之后,,1000多個插頭需要接線,。“30個人在梯子上連續(xù)站了5天才接完,,好多女同事累得哭,。”劉暢說,,第一列車的制造“太苦”了,。
3個半月后,列車組裝完畢,,進入起浮調試階段,。劉暢再次心懸起來,既興奮,,又緊張,,擔心懸浮、牽引,、制動等系統(tǒng)不能正常工作,。
“第一次試浮,懸浮系統(tǒng)報出故障,。30多人斷電校線,,反復試驗不下10次,歷時兩天兩晚才浮起來,?!彼f,。
2016年5月6日,1.0版列車在長沙順利“起浮”,,載客“貼地飛行”,。那一天,劉暢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鄧江明:敢為牽引系統(tǒng)“無米之炊”
1月17日,,農(nóng)歷小年,,張猛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冒著接近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從位于漠河市區(qū)的宿舍出發(fā),,來到漠河火車站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