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6月30日電? 題:李艷英入學記
新華社記者李自良
5月20日,,14歲的傈僳族姑娘李艷英終于高高興興上學了。原本以為這一輩子不可能念上書的,,“第一次走進了學堂”“就像做夢一樣”,她說,。
怒江大峽谷。碧羅雪山深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里甲鄉(xiāng)俄科羅村,。李艷英就生活在這個村子里。
不讓李艷英讀書,,李艷英的父親開阿達,、母親娜華三是下了決心的。李艷英是家里的“老大”,,“得幫著家里干活,,幫著照顧弟弟、妹妹”“又是女孩子,,終究要嫁人,,何必!”
在前幾年鄉(xiāng)村干部,、學校老師到村里動員適齡孩子上學時,,開阿達、娜華三用類似“家里忙,,再推后一年再說”“已經(jīng)讀過了”的話語進行搪塞,。居然搪塞過去了。
在脫貧攻堅“補短板”中,,李艷英終于“暴露”,。為查核貧困農(nóng)戶失學、輟學人員,,云南在全省范圍逐戶比對戶籍,、學籍、在校人員,。人證俱獲:李艷英“從未上過一天學”,。
像李艷英一樣的孩子,福貢查核出400多人,,云南省1.6萬多人,。
緊接著“勸學”:縣領導落實“1對1”責任,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孩子“一個不少”上學,。福貢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過建文是李艷英上學的責任人。
好險,李艷英已經(jīng)快不適齡,。6歲至15歲是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年齡,。再過一年,李艷英就超齡了,。
今年2月份,,過建文第一次來到李艷英家。說明了來意后,,李艷英的父母一口回絕:不愿,,不能,不必,。
這還算見到了李艷英和她的父母,。此后,過建文一行不時來“造訪”,,卻總是吃“閉門羹”——李艷英一家知道過建文要來,,“不堪其擾”,把門一鎖,,走了,。
每次前往李艷英家,車程1個多小時,。有一段路還不通車,,需步行半個多小時。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白陽)記者30日從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獲悉,自2017年全國律師行業(yè)黨委成立以來,,律師行業(yè)黨建工作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