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智慧經濟讓平凡工作變得高大上
大數據,、云計算、網絡經濟,、人工智能……近年來伴隨著這些新經濟名詞的炙手可熱,,智慧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不僅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科技含量,,也使得不少行業(yè)的作業(yè)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過去普通勞動者從事的一些繁重“苦活兒”正變得愈發(fā)簡便和“高大上”起來。
快遞小哥省時省力
在韻達上海分撥中心,,一件件快遞從全自動化分揀流水線上流向各自的分揀格口滑入袋中,。據介紹,該自動分揀流水線每小時可以處理2萬余票快件,,配備10余臺供件臺,,近300個格口。
在韻達上海分撥中心干了10年快遞分揀工作的石仁雨,,真切感受到了近年來中國物流行業(yè)“黑科技”的驚人力量,。他說,,以前要靠人工記憶分揀,又慢又容易出錯,,現(xiàn)在都是依托大數據,,機器人來分揀,大大減輕了工作量,,準確率又高,。
2016年,中國快遞業(yè)務量完成313億件左右,,已牢牢鎖定“第一快遞大國”地位,;而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快遞員的數量已逾200萬人,。
電力工人不用爬高
彭星星是國網長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的巡線員,,日常工作就是行走于長春所有的6.6萬伏高壓線塔間,用望遠鏡探查線塔,,尋找隱患,。“最怕的就是一些故障需要登塔才能檢查,?!迸硇切钦f,現(xiàn)在天氣漸暖還好,,冬天登塔是一件“痛苦”的事,。“盡管有保護裝置保障安全,,但有時心里還是‘犯怵’,。”
如今,,彭星星不用再“打怵”了,。“這是公司為巡線員配置的,,可以代替人工爬梯,。”彭星星和搭檔每人手持一個遙控手柄,,搭檔操作無人機起飛,,彭星星則通過遙控器操縱照相機,仔細探查塔上每處位置,。過去人工登塔檢查要1個小時左右,,而現(xiàn)在無人機從地面飛到塔頂再返航,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
勞動者要提升技能
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表示,,從農耕時代到工業(yè)時代,再到當下的智能時代,,呈現(xiàn)出勞動者一步步自我解放的路徑,。過去主要靠超負荷、強體力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濟價值,,而在智慧經濟時代,,勞動者的技能、頭腦和創(chuàng)意則顯得尤為重要,。楊建華指出,,當前中國智慧經濟正高速發(fā)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重合之處,,已經在不少行業(yè)中嶄露頭角,。在“減負”的同時,智慧經濟也勢必要求勞動者不斷提升技能,,以駕馭人工智能,、適應新經濟形態(tài)。 據新華社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