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春秋航空在機建燃油費上中日旅客存在差別,。有春秋航空乘客表示,,12月23日由札幌飛上海的航班燃油費為320元人民幣,但切換成日文后卻僅為500日元(約人民幣30元),,差價近300元,。
另有經(jīng)常往返于中美兩國的李女士向記者表示,一張往返美國的打折機票接近萬元,,燃油附加費一項就高達2000元,。
航空公司征收燃油附加費的初衷是為了平抑燃油成本。然而,,近一年來國際油價始終處于相對低位,。以波音777-300ER飛行中美航線為例,按照能達到的平均上座率和載運率計算,,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或能覆蓋單次航班燃油成本的50%,。越來越多的人士質(zhì)疑燃油附加費不僅實現(xiàn)不了抵消油價上漲的作用,還有以附加費充當(dāng)燃油費的嫌疑,。
同航班差價大引爭議
資料顯示,,燃油附加費是航運公司和班輪公會收取的反映燃料價格變化的附加費。從2000年起,,我國就開始對國際航線征收燃油附加費,,近年來,其收費額度始終起起落落,。
《證券日報》記者登錄春秋航空官網(wǎng)和官方APP發(fā)現(xiàn),,在人民幣支付情況下,春秋航空日本飛往國內(nèi)城市的航班燃油費均為320元,;而切換成日元支付后,,燃油費竟降至為500日元(約人民幣30元)。
對此,,春秋航空方面表示,兩種支付的差價與匯率變化有關(guān),。另外燃油費包含在總票價中,,乘客不應(yīng)直接對燃油費進行折算。如有必要,,乘客可根據(jù)實際偏好,,選擇不同語言、幣種支付,,即中國旅客同樣可以選擇日元支付,。
隨即,,記者對該航班總票價進行了核算。在人民幣支付方式下,,機票售價為1512元人民幣,,費用明細為1100元基礎(chǔ)票價、320元燃油費和62元其他稅費,;日元支付下,,費用明細是基礎(chǔ)票價19000日元、燃油費500日元和其他費用1030日元,,總票價20530日元,,折合1203元人民幣,仍然相差約300元人民幣,。
對此,,春秋航空工作人員的答復(fù)是機票差價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匯率的變動。由于日本方面基準(zhǔn)票價半年申報一次,,相比上一次1日元折合0.065元人民幣的匯率,,如今匯率已經(jīng)變更為了1日元折合0.059元人民幣。
據(jù)記者了解,,國際航線的燃油附加費主要是根據(jù)油價制定,,報各國政府民航主管部門審批后收取。比如從日本出發(fā)到國內(nèi)的航班,,其燃油費,、安保費、離境費等由日本民航主管機關(guān)制定,,統(tǒng)一為50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