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種谷物在7月初的價格變化走勢顯示:小麥期貨的差異走勢很可能回歸到與玉米和大豆期貨正常關系的水平,,或者可能出現更低的價格。因為當小麥7月11日的累計價格增長高達+15%幅度時,,玉米和大豆的價格變化幾乎為零,。據此很容易想象,谷物期貨的價差在9月的交割日到來之前就會下降,,并逐漸向現貨交易價回歸,。
圖1 高溫天氣對谷物市場價格的顯著沖擊
谷物價格異動引發(fā)各類套利交易
各類投資者廣泛參與的期現貨交易,由于交易理念的差異和信息不對稱,,經常引發(fā)非理性的價格波動,。如在相互關聯的期現貨之間、近遠期合約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市場之間,、關聯品種之間,一旦出現非理性的價格偏離,,立即就會有各路套利資金涌入接單,。例如厄爾尼諾災變引起南美農作物減產糧食價格暴漲,投資者就會在美洲市場賣出,,同時在價格相對偏低的歐洲市場買入同類谷物期貨合約,。再如作為主食的大米如果突發(fā)病蟲害大面積減產漲價,套利資金就會高位賣出大米合約,,同時低位買入可替代大米的小麥合約,。套利交易會導致非理性的價格偏離很快向合理區(qū)間回歸。
谷物ETF降低期貨合約的波動幅度
除了谷物期貨,,還有各品種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即ETF,其價格走勢也與期貨合約密切相關,。如TEUC玉米,、小麥,、大豆ETF分別反映著玉米、小麥,、大豆期貨的價格波動情況,,圖2為美國4月至7月期間玉米和小麥在交易所的累計價格變動情況,這兩種谷物的ETF價格在7月都出現了上漲,,盡管小麥的價格開始上漲的時間比較早,,而且比玉米的波動性更大。
圖2 玉米和小麥ETF在交易所的累計價格變動情況
谷物ETF與谷物期貨合約之間的關系,,取決于其與期貨之間的價格走勢的密切契合,。ETF不具有看漲或看跌傾向,通常會以反映近期期貨合約價格波動為目標,。ETF市場交易的廣泛開展,,其結果通常就是導致標的谷物期貨合約的波動性趨于下降和平穩(wěn)。
今年3月1日以來,,小麥ETF價格的總波動幅度為10%,。相比小麥期貨,其波動幅度較小但仍有足夠的空間,,表明谷物交易所之間的利差交易有利可圖,。在預期在這兩種合約恢復到均值的基礎上,投資者可以通過賣出小麥ETF同時買進玉米期貨的策略來賺取二者間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