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張女士在買車時遭遇車行合同欺詐,。(美國中文網(wǎng)微信公眾號圖片)
中國僑網(wǎng)5月10日電 據(jù)美國中文網(wǎng)微信公眾號消息,,最近家住紐約布魯克林的華裔張女士(化名)在布魯克林的一家車行以貸款的方式購入新車,,但隨后便發(fā)現(xiàn)車行在合同上動了手腳,,對方在未告知張女士的情況下將多個附加服務和配置列入合同,,令張女士需要額外支付一萬余美元的費用,。對此張女士認為車行存在欺詐行為,,多次與車行溝通,,對方卻不承認自己多收費的行為,。
無奈之下,,張女士前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并通過媒體向社會曝光了車行的行為。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幾天張女士收到不少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的電話,,他們都控訴在這家車行中也曾遭遇合同陷阱,通過媒體他們團結(jié)起來決定共同維權(quán),,而車行眼見事態(tài)擴大,,才主動聯(lián)系張女士,經(jīng)過多次協(xié)商,,愿意如數(shù)退還張女士購車過程中多收的錢,。
張女士于今年1月20日前往布魯克林一家車行看車,雖然自己和丈夫英語都不好,,但車行中有會講普通話的華裔銷售員服務,,而遍布車行的貸款“0利率”的廣告也打動了張女士,他們當天就挑中了想要的車并決定盡快簽訂合同,。然而在看好車并準備簽合同付款的時候,,負責接待的華裔銷售員告知稱張女士信用額度較低,因此在購車時還是要支付5%的利息,,對此張女士當即向華裔銷售員表示若無法按照廣告“0利率”承諾則要放棄購買車輛,。該銷售員立刻表示此事好商量,并提議張女士可以通過在車行處購買保險的形式獲得價格上的減免,。張女士因此同意,,隨后被要求簽署了數(shù)十張文件。但張女士向記者回憶,,當時合同都是電子版顯示,,自己看不太懂合同上的英文,一直在一塊電子板上簽字,,在此過程中,,銷售員只是向自己和丈夫含糊地解釋所簽文件都是“必備材料,”而張女士卻發(fā)現(xiàn)簽字的時候合同上標注金額的位置都是空的,。張女士提出疑問,,銷售員回應稱買車都是這樣的沒問題。
簽了合同 卻是麻煩的開始
簽好合同,,當天張女士和丈夫就開著車回家了,。然而當晚張女士的朋友在查看張女士的購車合同時卻發(fā)現(xiàn)了問題:張女士簽了5年的貸款購車合同,在當日交了首付5000美元,。車輛稅后價格為3萬1千美元,,但按照合同上的付款則總共需要支付4萬6千美元,足足多了1萬5千美元,。同時,,張女士的合同上顯示她共計購買了7項保險,,其中包括價值3000美元的盜車預警(Lojack Early Warning)以及價值4200美元的額外保險(Extra Care),對此張女士表示自己并沒有選擇購買這些項目,,簽合同時銷售員也并未提及,。第二天張女士便回到車行找到那位華裔銷售員,質(zhì)問為何未向她介紹購買保險的詳情和價格,,只是讓她在合同上簽字,。然而對方卻回答,“誰讓你看不清楚就簽字,,既然簽了合同,,那這些都是你的責任?!边@讓張女士很氣憤,。
曝光維權(quán) 發(fā)現(xiàn)更多受害者
張女士收到的多出了一萬多美元的賬單。(美國中文網(wǎng)微信公眾號圖片)
張女士說,,買車對于自己是件大事,多付近一萬五千美元也讓自己一家承受非常大的負擔,,買車后她每個月都要支付近700美元的月供,。張女士說,本來希望通過買車解決自己和丈夫出行的問題,,然而這第一次購車經(jīng)歷卻帶給她更大的麻煩,。張女士本來還希望在買完車后著手開始看房買房,然而現(xiàn)在不僅沒有時間去看房,,更是影響她籌備買房貸款首付?,F(xiàn)在自己和丈夫每天都要為這事發(fā)愁,根本睡不好覺,。她多次嘗試同車行溝通,,要求退回所有多收的錢,但車行并不承認自己存在多收費的情況,,表示最多可以就選定的三項保險向張女士退款,。
張女士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前去曼哈頓法律咨詢中心求助,。當晚新聞播出后,,便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張女士說,,新聞播出后,,自己便收到了數(shù)十個看到報道的民眾的電話,聲稱有和張女士類似的遭遇,,其中有一些人告訴她,,近來他們也在張女士買車的車行內(nèi)遭遇了合同陷阱,,他們都稱車行偷偷在合同里加入了各種收費條款, 多付了很多不明所以的錢,。得知車行欺騙了更多的顧客,,張女士更加氣憤了,她說“車行就是把不太懂英語的亞裔為目標,,好像我們是待宰羔羊,,想盡辦法從我們這里賺錢?!?/p>
通過電視和網(wǎng)絡新聞的曝光,,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家車行的內(nèi)幕,而越來越多曾經(jīng)在這家車行遭遇欺詐的民眾也聯(lián)系到張女士,,張女士逐一記錄下了他們的買車經(jīng)歷和被坑錢的數(shù)目,。張女士說,他們決定團結(jié)起來,,共同維護自身的權(quán)益,。
曝光后,車行態(tài)度180度轉(zhuǎn)彎
車行在看到事態(tài)擴大后,,也主動聯(lián)系張女士,,希望雙方能夠坐下來把問題解決。張女士近日前往車行,,一位銷售主管負責接待張女士,,告訴她車行已經(jīng)將之前接待過張女士的華裔銷售員辭退,并愿意坐下來聽取張女士的意見,。張女士則列出所有多收的款項條目給銷售主管比對,,并逐一核實。最終銷售主管將車行多收的錢以支票的形式退還給張女士,。
此外,,張女士也將眾多車主聲稱遭此車行合同欺詐的事情告訴了這名銷售主管,并表示希望能給這些車主一個答復,。銷售主管聽完,,表示愿意同這些車主建立聯(lián)系,另外他也聲稱將著重調(diào)查已被辭退的華裔銷售員近來經(jīng)手過的車輛交易,。張女士認為,,如果沒有媒體的介入和曝光,自己也不會知道有那么多人曾經(jīng)買車被騙,,自己的維權(quán)之路可能還要更加辛苦,,她也希望通過媒體能讓更多民眾在消費時多長一個心眼。
通過回想自己的買車過程,,張女士認為至始至終,,自己和車行并不處在一個信息對等的狀態(tài),,普通消費者在汽車業(yè),法律等方面的并非全才,,在買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對車行的引導,,而語言問題更是讓溝通更加困難。車行在逐利過程中也要堅守道德底線,。
律師專家:簽合同一定要仔細
至此,,張女士的維權(quán)也基本告一段落,回顧這一個案,,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民眾警醒,。
劉汝華律師支招。(美國中文網(wǎng)微信公眾號圖片)
劉汝華律師認為,,很多車行打出零利率,,不查信用這類廣告標語吸引消費者,通過這種不實廣告招徠來消費者卻又不能兌現(xiàn)承諾,,這本身構(gòu)成了欺詐的事實,。如果欺詐情節(jié)嚴重,或者受害者眾多,,這個時候應該聯(lián)合起來報警,,或向州檢察官辦公室寫信舉報。紐約州檢察官辦公室在去年底便曾公布兩家涉嫌合同欺詐的車行,,而它們也為自己的不正當經(jīng)營支付總計達160萬美元的罰款。
有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的主管直言,,車行在銷售汽車時向消費者搭售眾多高利潤服務的做法非常普遍,,已經(jīng)成為了汽車銷售行業(yè)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無論是現(xiàn)金貸款還是lease,,一定要有非常清楚的明細:“我買這個車,車價是多少錢,,哪些是必須支付的,,比如稅,注冊費等,;其他哪些不是必須的,,比如延長保修,這個就是高利潤的服務,,很多車行都會推薦給買車的人,。”
主管也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在仔細閱讀完購車合同后再簽字,,不要在空白頁面簽字,,不要盲信折扣信息,一定要仔細檢查所簽合約項目明細,,如有必要可以讓懂英文的朋友陪同前往,。(周陽)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