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德倩 許沁 龔潔蕓
昨天上午,,長寧區(qū)天山第一小學一年級(4)班教室,,語文老師吳玨芳正微笑著娓娓道來:“56個民族的小娃娃到了上學的年齡,都要背起小書包,到學校去讀書呢,!學校里有一門課叫語文課,這是中國人學習自己國家語言的課……”
新開學第一天,,也是上海一年級小學新生使用國家統(tǒng)編語文,、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第一天。
這堂課,,從一首歌開始……
天山一小一(4)班,,38名小一新生正在上國家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第一課——我是中國人。
“語文書本放在課桌的右上角,,上課時要‘眼到,、口到、心到,、耳到’,。”吳老師邊說邊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聰”字,,鼓勵孩子們做一名聰明的學生,。
“我們先來聽一首歌,一邊聽一邊想,,這首歌里反復(fù)唱的是哪一句歌詞,?”吳老師說話間,教室里響起了歌曲《大中國》,?!澳木涓柙~在重復(fù)唱?把你聽到的告訴大家,!”面對老師的提問,,小伙伴們爭先恐后。吳老師提醒,,回答問題時,,先舉手再回答。劉奕辰同學起立后唱了起來:“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葛宸雨同學不僅直接唱起來,,還不愿停下來,。“還有哪一句歌詞,,是重復(fù)出現(xiàn)的,?”吳老師耐心提醒。小葛同學終于明白了,唱出了聽到的句子,。接著,,吳老師拿起了詞語卡片“中國”,讓學生們跟著一起念讀,。
“你知道中國有哪些民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答此起彼伏?!半m然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不一樣,但我們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說到這里,,吳老師再次拿起標注“中國人”三個字的卡片,,全班同學一起大聲讀。
這堂課的最后幾分鐘,,老師放起一段《大中國》的MV,,作為對小朋友認真學習的獎勵。全班同學立刻激動地跟唱:“中國,,祝福你,,你永遠在我心里……”
吳玨芳介紹,學習準備期的第一課《我是中國人》,,安排3個課時,。從10月起,學生將集中學習漢語拼音,。
這堂課,從五角星開始……
“誰來說說我們的國旗,,是什么樣子的,?”“老師我知道,是有5顆五角星的,,一顆大的,、四顆小的?!?/p>
上午10時30分,,彭浦新村第一小學一(5)班教室,小楷瑞迎來了人生第一堂語文課,,特別開心的是第一次舉手回答問題就成功啦,。
一樣的語文課,一樣的新語文書,李曉君老師怎么教,,孩子怎么學,?
“老師,北京我找到啦,!”投影板上是大大的中國地圖,,為了讓孩子們對國家更有概念,李老師跟大家做起了游戲,,說一說國家的首都在哪里,,地圖上找找代表首都的五角星。話音剛落,,坐在第二排的小皓已經(jīng)舉手大聲說著,,一邊想站起來往講臺上跑,準備給老師指出來呢,。
“老師準備了天安門升旗儀式的視頻,,大家認真看,等下會提問題喲,!”講臺前李老師的話,,讓孩子們的眼睛更亮了。
怎樣對新教材理解更透徹,?怎樣給孩子更好的第一課,?在這背后,是老師們暑假里開學前的培訓(xùn)和多次研討,,彭浦新村第一小學教育集團三校四校區(qū)的11位一線老師共同備課,。
“‘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我愛學語文’,,教學設(shè)置上有一個層層遞進的關(guān)系,”陽曲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研組長陳玲老師說,,“多方位的引導(dǎo)和多元化教學手段,,才能幫助孩子更深入感性地體認美好情感?!?/p>
這堂課,,從擊鼓傳花開始……
上午11時剛過,楊浦區(qū)打虎山路第一小學一(1)班的“道德與法治”課開始了,。這是班主任老師蔡濟君和全班36個學生的第一次正式見面,,今天上課的主題是“拉拉手,交朋友”,。
新學年,,小一新生還拿到了一本名為《道德與法治》的新教材,,這本教材同樣由教育部統(tǒng)一編寫。
一場游戲拉開了這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的序幕——在擊鼓傳花的音樂聲中,,小道具伴隨著孩子們的笑聲在小手間傳遞,,被點到的孩子站起身,大聲介紹自己的姓名,、愛好,,并且不忘說一句“我想和大家交朋友”。擊鼓傳花一圈結(jié)束,,蔡老師請被傳到花的13位同學走上前來,,給坐在下面的同學出了個難題:“大家還記得剛才這些同學的名字嗎?如果叫得出來,,你們就結(jié)對好朋友,。”
“她叫小欣,!”一個女孩子指著自己剛剛記住的小伙伴大聲喊出來,。站在講臺前的小姑娘,快步跑向這個自己結(jié)交的第一個好朋友……
這是蔡濟君老師第一次教一年級,,也是首次接觸這套全新的教材,。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品社學科組長王嵐老師認為,這本新教材非常生活化,,更注重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喚醒、加深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識,,形成自己的道德體系,。副校長楊穎暉說:“這是孩子們的開學第一課,第一印象很重要,,讓他們記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