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這么多苦,,講了這么多理,犧牲了一個兒童最珍貴的三年,,應該能得到一個該有的回報吧,?
然而,,很不幸,在最有希望上的學校的最后一輪面試時,,孩子竟然出現(xiàn)不自主擠眉弄眼,、聳肩等癥狀。其實他平時也有,,但我們并沒注意,,學校說這是幼兒抽動癥,雖冠冕堂皇說很多孩子都有這病,,但最終還是很隱晦的以此拒絕了,。
醫(yī)生說這是由于長期壓力導致的病癥,而在這么小的小孩身上,,多由于身邊事物引起的心里緊張,。我們那時沒有心情解釋,雖然都揪心孩子的健康,,但更傷心失去了進入名校的機會,。
孩子能讀出我們臉上的失望,非常懂事的問:“我是不是讓你們失望了,?”
我們沒有說話,,我們確實有點怪他,但怪到最后都知道,,這不是他的錯,。
最令孩子他媽崩潰的是,鄰居家的孩子幾乎和我們一起開始“牛蛙戰(zhàn)爭”的,,他們家的孩子順利進入了“四大家族”其中之一,。我女兒當即提出找關系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等明年再考一次,。
中國式攀比往往不來自別處,,而來自街坊鄰居。我們家一直都要比他們家優(yōu)越,,這次反倒讓他們壓了一頭,,受到了嘲諷與看不起,這個氣讓我們難以下咽,。
終于有一天,,孩子他爸一反常態(tài)的叫他媽和我一起開會,還特地把孩子的爺爺奶奶從老家叫到了家里,,5個人一起商討一件大事——辦投資移民,,過兩年讓孩子她媽陪孩子去國外念書。
“我想我兒子已經(jīng)受夠了這種日子,,我也受夠了,!連牛蛙都未見過,怎么變牛蛙,!經(jīng)過這三年,,回頭想想,每天都看著他都在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與幼兒園,,我們用高計量,、高添加的飼料催著他長大。這些年對于上海這些學校我也算是領教了,,既然孩子無法成為牛蛙,,我們就讓他做青蛙啊,我寧愿讓他做童話里最丑的王子,,也不想讓他做餐廳里被點的最多的名菜,。”女婿那天是以這樣的話開場的,,義憤填膺,。
這個想法出乎意料,以至于當場我們其他4個人聽完都呆了,。后來聽他陳述提到這個想法的原因才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偷摸著研究這事兒很久了,,甚至還跑了幾趟辦移民的公司。女婿提到西方“健全的教育體系”時拋出一個觀點至今讓我覺得意味深長,,他說什么叫健全的教育,?就是童年屬于自己,中年也屬于自己,,老年還屬于自己,。
媽媽沉默良久,才說:“那就讓孩子上個公辦學校吧,,明天讓他休息一天,,后天我再帶他去其他學校試試……”
孩子他爸竟然當著我們3個家長對我女兒拍了一下桌子讓她閉嘴,,并說道:“公辦學校也得有好的學區(qū)房,好一點的房子一套都上千萬,!面積又小,,即便孩子能上學,咱們一家人蝸居到那屁大一點的空間,,你覺得孩子就能優(yōu)秀,?而且很多學區(qū)一年一個劃法,一年一個政策,,求得了一時也求不了一世,!能力強的小學生可以去考民辦初中,或公辦初中的特色班,,若不強呢,,即使有對口初中的房產(chǎn),也只能進入公辦初中的平行班,?!?/p>
“比如,上海中學,,一本率接近100%,,16年清北錄取了55人,要知道清北在上海每年共錄取200出頭,!所以,,如果無法去好的學區(qū)上好的公立小學,咱們再忙什么都是瞎忙,!他永遠逃不出這個怪圈,!“
我女兒沉默了,低下頭委屈地哭了起來,,自此她再沒提面試公辦學校一句話,。
那場會開了2個多小時,女婿的據(jù)理力爭說服了所有人,,也讓我心存慚愧:我一直強調(diào)家學,,但唯獨又違背了家學。
五
家學是用來營造環(huán)境,,而不是環(huán)“競”,。童年之所以可貴,并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家長的職責理應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去做三四月的事,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
不過,,雖然我現(xiàn)在想通了這個道理,但我還是過不了感情這一關,。移民?豈不是我就很難在見到我心愛的外孫了,?雖然我會極大概率的支持他們移民,,但要與外孫分隔兩地,這對我這個年齡來講,,是最大的打擊,。
為了打消我的顧慮,女婿帶我去他咨詢的移民機構當面做咨詢,,第一次談完后,,公司給我們出了兩套針對我外孫的海外教育規(guī)劃方案,分別針對美國和西班牙,,前者是教育資源最好最雄厚的地方,,而第二個則代表了整個歐洲,兩個不同的方向,。
相比于歐洲,,我們更傾向美國,但是外孫還太小,,必須家長陪讀,,這就涉及一個排期問題,美國的排期目前排到了6年,,這讓我們實在難以接受,。女婿的計劃是讓媽媽先帶著孩子去到西班牙,在那里上美式教育的學校打基礎,。況且,,西班牙是房產(chǎn)投資移民,很少的錢買一套房子,,既解決了移民問題,,又解決了陪讀的房產(chǎn)問題,甚至還能解決學區(qū)房問題,,當然,,馬德里什么的學區(qū)房可比上海便宜多了。到了那邊,,空氣清新,,地廣人稀,孩子的競爭壓力又小很多,,生活自然會比在大上海要來得舒服得多,。
這個安排倒是讓我因私心起的一塊石頭落地,。但我女兒卻搖擺不定,后來她托領導去另一家民辦院校問問,。后來,,拒絕孩子的不是因為抽動癥,而是因為我,。
因為學校在做家庭背景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他們認為爺爺奶奶輩對孩子教育的參與,,會對孩子成長產(chǎn)生錯誤的示范和誘導,,原話是:“你們的家庭成員確實很完美,只不過存在這么多一點瑕疵,?!?/p>
言外之意,我和外孫住在一起,,是個錯誤,。
這個要求徹底將我女兒激怒了,她覺得幾代同堂的天倫之樂是中國幾千年來追求的傳統(tǒng)美好,,如今卻變成阻礙孩子上學的因素,,實在讓人難以接受。而這摧毀了她內(nèi)心的最后一絲僥幸和幻想,,徹徹底底的決定同意孩子他爸,,投資移民,抑或叫教育規(guī)劃移民,。
事定下來后,,便特別想和外孫多談談心。
我問他:“要去國外你怕嗎,?”
他說“怕”,。
“為什么怕?”
“我怕別人笑我這樣動來動去,?!?/p>
我明白,他也覺得抽動癥是很討厭的事兒,,“有人笑過你嗎,?”
他點點頭。
我也知道,,但別人笑他主要還是在笑我們沒能把他送進好學校,。這就是現(xiàn)在家長之中的鄙視鏈,也是每個孩子的宿命,小時候拼學校拼成績,,長大拼工作拼家庭,,老了拼孩子拼出息。
最后拼來拼去,,沒有拼出一個完整的世界,,更沒拼出一個完整的自己。我這把年齡了,,已經(jīng)失去了再給自己一次“拼圖“的機會,,希望我心愛的外孫這次不要再錯過。
六
現(xiàn)在好了,,終于可以讓他去另一個健康,、放松的環(huán)境中,,依靠熏陶慢慢找回原來的自己了,,能有時間在田野上撒野,也有空間在課本上學到如何撒野,。
這曾是我夢寐以求的人生啊,,事事有選擇,時時有回轉,。他的人生該活成精彩故事,,而不是勵志故事。
我忽然明白一個家庭傳承的終極意義是什么,。所謂的家學,,就是讓下一代,比我們更能接近真實的自己,。我們所積累的所有財富與資源,,并不是要全部交給他,而是讓他在這一切的對照之中,,比我們能更快的洞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虛擲時光與人生。
在最后,,我想給孩子說:你會在田野上長大,,在河流中奔跑,我站在遠遠的地方給你揮手,,直到你看不到我為止,。我確實不知道你的未來會有什么,但我知道,,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我的未來。你是我們的驕傲,也希望你能以你爸爸,、你媽媽,、你爺爺奶奶和我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