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四川省高考錄取改為
“兩依據(jù),、一參考”
核心解讀
兩依據(jù)
3門統(tǒng)考科目成績3門選考科目成績
一參考
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備受關注的四川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將于2018年下半年出臺,,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透露了高考改革的五大方向,。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錄取模式,,將由原來“依據(jù)高考統(tǒng)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jù),、一參考”,,即依據(jù)3門統(tǒng)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那么,,3門必考、3門選考包含哪些科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如何賦分,?下面將一一為你解讀。
3門統(tǒng)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
其實在去年4月19日出臺的《四川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就曾詳細描述過改革后的高考新模式,?!斗桨浮诽岢觯瑥?021年開始,,四川對高考科目設置“動刀”,。即統(tǒng)一將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各科滿分仍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總成績,。
3門選考: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
《方案》進一步補充明確,,選考3個科目由考生根據(jù)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yè)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成績按等級賦分,。
需要注意的是,,其分值和等級劃分、計分辦法將在四川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作出具體規(guī)定,。
綜合素質評價: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
2016年8月,,四川省教育廳印發(fā)的《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中提出,,為探索總結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做法經(jīng)驗,今年四川省確定在成都市,、宜賓市和眉山市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
目前,試點市州已擬制試點工作方案,,在本地區(qū)普通高中學校進行了安排部署,,正按計劃推進。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五個方面,。重在考察學生五個方面的行為表現(xiàn),以此反映學生全面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尤其是學生在有關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此次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最大變化是學生只負責自身行為表現(xiàn)的客觀寫實記錄,學校只負責對學生記錄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實,,招生院校結合本校和相關專業(yè)對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要求進行綜合評議,,作為招生錄取的參考。因此,,不對綜合素質評價的每個單項具體賦分,。
延伸閱讀
關鍵詞
民辦教育
四川省民辦教育配套政策爭取上半年出臺
截至2016年底,四川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1112所,,在校學生273.76萬人,,教職工24.6萬人。去年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引起了各界對地方相關配套措施的高度關注,。在新聞通氣會上,省教育廳通報,,目前正會同省級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四川省相關配套政策。這些文件都將爭取在今年上半年研究出臺,。
將及時啟動四川省實施意見和實施辦法的起草工作,。出臺四川省“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辦法”,、“營利性民辦學校監(jiān)督管理實施辦法”以及其他相關配套政策,。建立分類管理制度、差別化政策體系,、放寬辦學準入條件,、拓寬辦學籌資渠道、探索多元主體合作辦學,、健全學校退出機制等創(chuàng)新民辦教育體制機制,,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chuàng)新財政扶持方式,、落實同等資助政策,、落實稅費優(yōu)惠等激勵政策、實行差別化用地政策,、實行分類收費政策,、保障依法自主辦學、保障學校師生權益等,,進一步完善扶持制度,,優(yōu)化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政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