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2月9日電 題:“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新華社記者江時強、王大千
兒女遠走高飛,,老人獨守空巢,。在我國城鄉(xiāng),,九成以上老人選擇居家養(yǎng)老,吃飯成了一大難題,。
作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西寧市老年人口已接近40萬,,空巢老人多、困難老人多,。西寧市試點推廣既“管飽”又“走心”的“愛老幸福食堂”,,為統(tǒng)籌城鄉(xiāng)居家養(yǎng)老破題。這是敬老愛老的民心工程,,也是城市緊緊圍繞“幸?!眱蓚€字認真求解、積極實踐所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告別“開水泡饃”家門口吃營養(yǎng)餐
當冬日的暖陽照進街道小樓一面朝南的窗戶時,,85歲的秦桂馥和83歲的老伴譚瑞珠十指相扣,一起走進了“愛老幸福食堂”,。從今年6月份開始,,夫妻二人幾乎每天中午11點出門繞小區(qū)散步,再一起吃飯,。
配餐車從中央廚房開到社區(qū)食堂,,不到15分鐘。熱氣騰騰的保溫箱一打開,,飯菜的香味就往鼻子里鉆,。剛一坐穩(wěn),秦桂馥先拉著老棋友爭論頭一天的勝負,,譚瑞珠則習慣性地把米飯一多半先撥給他,。
4月2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qū)新寧路社區(qū)養(yǎng)老院,,工作人員李國蓮給老人系上圍裙,。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雖是家常菜,但雞丁是蒸熟后再加少量油炒的,,白菜豆腐燉得綿軟,,四菜一湯都是低鹽?!币呀涁撠熓程霉ぷ鹘?個月的志愿者張小提給老人們分發(fā)餐盒,,口罩上方一雙眼睛滿含笑意:“禮讓街街道是市中心老城區(qū),老年人近25%,,我們長江路社區(qū)食堂每天有上百名老人就餐,。”
“干凈,,健康,,還貼心?!鼻毓痧ズ芟硎芎徒址焕匣锇閭円黄馃狒[的午飯時間,。他說,,兒女一個江蘇一個北京,不指望他們來照顧,。退休好些年了,,歲數(shù)越大越湊合,太冷清,,吃飯也沒滋味,。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qū)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工作人員將午餐送到老人餐桌,。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白菜燉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素炒西蘭花、紫菜蛋花湯,,最貴的兩葷兩素套餐也只要10元錢,。和愛熱鬧的鄰居老人們不一樣,74歲的韓燕選擇食堂訂餐,,圖的是方便,、實惠。
“食堂解決了大難題啊,。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已經40年,,老伴前年去世后,我就難得出門,?!表n燕說,中午等著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來送飯聊幾句,,是一天心情最好的時候,,作為困難老人還享受每頓3元的補貼,她跟兒子吃一份足夠了,。
7月4日,,老人們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qū)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吃午飯。新華社記者張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