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每個人內(nèi)心中都有自己牽掛的一些東西,。
北青報:您剛才提到的這群兒童,有沒有令您印象最深刻的孩子,?
陶勇:有一個跟我接觸時間最長的盲童,,他的本名跟香港富商一樣,叫李嘉誠,,后來他改名叫李天賜,。他的眼睛長了惡性腫瘤,就去了我原來的單位北大人民醫(yī)院治療,。
那是2003年吧,,當時他的一只眼睛就摘除了,那時候他才不到三歲,。后來另一只眼睛也發(fā)現(xiàn)有惡性腫瘤,,當時想盡量保住他的眼睛,制定了各種治療方案,。我們也一直在盡量給他家省錢,,大家還自發(fā)給他壓歲錢,給他買奶粉等,。
現(xiàn)在過去十幾年了,,這名盲童的家長一直和我保持聯(lián)系。他家很窮,,但是知道我被砍傷的事情之后,,從微信上給我轉(zhuǎn)1000塊錢。我知道這些錢對不少人來說,,可能并不算什么,。但對于這名盲童的家庭來說,可能就是兩個月的生活費,。
這1000塊,,我沒有收。在我看來,,很多真摯的感情,跟錢無關,,它就是一種表達,。我覺得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可能已經(jīng)把我當成他們生命中的一份子?,F(xiàn)在這個孩子很陽光,,因為當初醫(yī)護人員沒有因為他家貧窮而放棄治療他,也沒有歧視他,,所以盡管窮,,但孩子很開朗,,也不自卑。
人的一生有時候會遇到打擊,、災難和坎坷,,但是也會有很多陽光、雨露和支持,,所以我很感恩,。
北青報:如果按照時間點來看的話,您那會應該剛成為一名醫(yī)生,,這件事情是否對您的從醫(yī)之路有比較積極的影響,?
陶勇:其實那個時候我還只是研究生,但也從事了部分臨床工作,,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有醫(yī)師證了,。我經(jīng)常說患者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因為從患者身上能學到很多人性的堅強,,所以盡管這個疾病是慢性病且折磨人,,但從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上,就會受到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