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至今,,有多達14個二線省會城市提出針對人才的放寬落戶和補貼政策,關鍵詞是:戶口,、房子,、財稅減免或補貼。(東方IC/圖)
(本文首發(fā)于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戶口,、房子、錢二線城市搶人,,搶的是新經(jīng)濟》)
地方政府在這個時點爭奪人才,,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是尋找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因而要加大對人力資源的投入,。
二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的第一個要素是就業(yè)機會,,尤其是高端的就業(yè)機會。
仿佛就在一夜間,,二線城市意識到了人才的價值,。
2017年8月28日,,江蘇省政府為吸引創(chuàng)新人才,要使引進人才的實際收入“等于其工資薪金的稅前收入”,,意即免除其個人所得稅,;兩天前,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喊出“讓大學生以低于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的口號,,試圖用“八折購房”留住大學畢業(yè)生,;半個月前,山東濟南推出了“史上最低落戶政策”,,放寬人才落戶條件,;再早一些的7月19日,四川成都提出本科以上青年直接“憑畢業(yè)證落戶”,。
此外,,杭州、南京,、長沙,、寧波、西安,、廈門等主要二線城市,,均在2017年發(fā)布了戶籍、住房,、財稅補貼等方面的政策,,定向吸引人才。
在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戶籍、高房價,、清理低端產(chǎn)業(yè)和教育等門檻居高不下的同時,,以武漢、成都,、杭州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卻正降低門檻,打響了一場人才爭奪戰(zhàn),。
“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口的爭奪戰(zhàn)?!眹野l(fā)改委城市與小城鎮(zhèn)改革發(fā)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
留下大學生
每一項政策都像在扯著嗓子向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喊:送戶口,送房子,、送錢,、你到底來不來,?
2017年臨近畢業(yè)的時候,班里同學都以為劉曉會去位于北京的中國移動總部工作,,但她卻出人意料地留在了南京,。
劉曉于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她表示,,中國移動確實是非常好的就業(yè)機會,,“但是南京可以落戶又有補貼,很好很方便”,,又考慮到南京的房價比北京便宜很多,,于是她決定放棄中國移動總部最后一輪面試的機會,留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