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別讓僅退款變成“零元薅”
近期,,“1400元洗衣機因安裝問題導致僅退款”成為網絡熱點,激發(fā)了公眾對電商“僅退款”政策的熱議,,同時也讓不少商家倍感壓力,。
“僅退款”政策的本意是為了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在電商平臺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這一政策幾乎成為行業(yè)領頭羊的標準配置,。它允許消費者在遇到發(fā)貨延遲、強制發(fā)貨,、商品質量低劣或描述不符等情況時,,無需退回商品即可申請退款,簡化了退換流程,,減輕了消費者的顧慮,,間接促進了商家誠信經營及行業(yè)透明度的提升,。
然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要保障商家的利益不受損害。部分人擔憂該政策是否過于偏向消費者,,以及如何防止規(guī)則被濫用以謀取不當利益?,F實中,不乏極端案例佐證這些憂慮:有商家為9.9元短袖的退款問題遠赴千里尋求解釋,,買家以非純棉材質為由申請退款,,而商家并未作此承諾;另一案例中,,一名消費者因對11元衣物不滿提出僅退款,,最終被判賠償商家800元;甚至出現了教授“退款不退貨”技巧的黑色產業(yè)鏈,,令商家蒙受損失,。
確保規(guī)則公平,電商平臺責無旁貸,。理論上,,“僅退款”主要應對假冒偽劣商品,誠信商家不應有所畏懼,。但如果所有不滿都輕易歸咎于商品質量問題,,或遭受無端指責,就需要重新評估規(guī)則的公正性與合理性,。某些平臺為挽留顧客,、降低成本,對消費者投訴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直接扣除商家款項,,這種做法實質上是逃避責任,加劇了買賣雙方的對立,。商家因維權難度大,、周期長,往往選擇忍氣吞聲,。
頻繁的不當操作可能導致利益天平失衡,。有人憂慮,商家為彌補損失,,可能會暗自提高價格,,讓消費者間接承擔這部分成本?!皞€別人濫用規(guī)則,,全體消費者買單”的情況并非空穴來風,。中消協(xié)早前呼吁,應不斷完善“僅退款”規(guī)則,,根據不同商品類別和實際情況靈活應用,。
令人欣慰的是,已有電商平臺開始正視問題,,著手調整“僅退款”策略,,通過提升商家體驗分給予優(yōu)質店鋪更多售后自主權,減少或免除對它們的售后干預,。同時,,加強對不誠信買家的監(jiān)管也是對平臺決心的考驗,例如,,對于反復購買同一商品并頻繁申請僅退款的異常行為,,平臺應予以標識或列入黑名單。
業(yè)內專家提到,,對于低價商品,,“僅退款”實際上設定了一個可預期的風險成本。但要實現既保護誠實守信者免受無妄之災,,又防止投機取巧者得逞,,根本上還需依靠健全的監(jiān)督機制作為保障。
電商領域最近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轉折點,,焦點集中在“僅退款”政策上,。7月,相關話題沖上熱搜,,累計閱讀量突破1.3億,,揭示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圍繞此策略的激烈博弈
2024-07-31 21:01:16淘寶更新售后規(guī)則在網絡購物的領域里,"僅退款"作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敏感議題,,微妙地平衡著雙方利益,。當消費者遇到商品質量缺陷時,,傾向于選擇"僅退款"以簡化處理步驟,規(guī)避退貨繁瑣過程
2024-07-09 11:01:23僅退款動了誰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