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
一候:鴻雁來
前五日,鴻雁此時自南而往北也,,鴻為大,,雁為小,,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秋日漸成格局,,鴻雁從北方飛向南方,,以躲避寒冬,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jié),。
二候:玄鳥歸
后五日,,玄鳥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白露滿山葉飛墜。
玄鳥即燕子,。此時,,已近中秋。不論南北,,人人念歸,,便有了“玄鳥歸”的淳樸愿望。
三候:群鳥養(yǎng)羞
再五日,,“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yǎng)羞”,養(yǎng)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白露習俗
【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jié),都會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guī)模為最大。借此祈求一年風調(diào)雨順,。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tǒng)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
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多種疾病。
【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jīng)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茶客們的喜愛,。
【白露米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