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菲律賓一村莊村民分食海龜致3人死亡,,31人送醫(yī),,引發(fā)關(guān)注。因食用海龜而導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區(qū)報道最多,,例如2002年,柬埔寨一個村莊因食用海龜發(fā)生集體中毒事件,,120余人出現(xiàn)嚴重腹瀉和嘔吐等癥狀,,3人不治身亡;2010年,,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一些居民聚餐時食用玳瑁肉,,近100人出現(xiàn)食物中毒癥狀,其中6人死亡,,4名為兒童,。
據(jù)海洋網(wǎng),玳瑁和綠海龜在食用海龜急性中毒案例中占比最多,,部分原因可能與這兩種海龜通過攝食富集較高的生物毒素有關(guān),。玳瑁的食譜中包括大量有毒的海綿,,此外玳瑁和綠海龜都會取食海藻,其中一些藻類富含劇毒物質(zhì),,如巨大鞘絲藻,,已知含有脫溴海兔毒、鞘絲藻毒素A,、微囊藻毒素等多種生物毒素,。
海龜也是眾多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攜帶者。從海龜?shù)南篮托怪城灰逊蛛x鑒定出多種可危及人類健康的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分歧桿菌、弧菌,、大腸桿菌,、衣原體等,同時從它們的組織器官和海龜卵上已發(fā)現(xiàn)鉤端螺旋體,、內(nèi)阿米巴,、隱孢子蟲、吸蟲,、旋尾線蟲等多種寄生蟲,。
海龜體內(nèi)往往富集高水平的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這也是我們不能食用海龜?shù)闹匾蛑?。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對人類和其他眾多生物的健康威脅比較大的環(huán)境污染物,,可對生物體的免疫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等造成干擾和破壞并引起生物體的畸變和癌變等,。
近年來,網(wǎng)上有傳言稱電熱水壺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金屬元素錳析出,,進而損傷神經(jīng),,甚至有致癌的風險。
2024-06-24 17:04:49這三種水要少喝當?shù)貢r間19日,,流經(jīng)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亞穆納河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白色有毒泡沫。
2024-10-20 17:57:40印度首都河面漂浮大量有毒泡沫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一戶村民在山上撿拾野生菌時誤將有毒的鵝膏菌帶回
2024-06-28 15:17:18鮮艷的蘑菇才有毒?錯了,!常見毒蘑菇圖鑒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