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被分配到爆破部件組,,負責研究制造核武器的炸藥部件。炸藥是一種很不穩(wěn)定的化合物,,碰撞,、靜電、溫變都有可能引起意外爆炸,,和它打交道相當于“太歲頭上動土,,虎口里拔牙”。
1968年的一天下午,,他在宿舍聽到一聲巨響,,229車間發(fā)生爆炸事故,車間頃刻間被夷為平地,。另一次,,在炸藥球上貼加熱片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生了,,“早晨和我同乘班車的共八人,,下班回來,七個座位全空了”,他一人在車里流淚,。
但是,,榮譽感總能沖淡一切,,“大家都是一邊手發(fā)著抖,,一邊又爭著搬炸藥球?!?/p>
只是,,他放不下寫作。當時核基地代號為“箱子”,,因為保密要求,,他不能發(fā)表文章,感到“很是苦悶”,。于是,,他在紙上寫稿,寫天體轉(zhuǎn)動,、植物生長,、天氣變換,寫宇宙間的奧秘,。他用線把稿紙縫成一本書,,手寫目錄和頁碼,用花體字寫了書名,,封面是手繪海景圖——那是高原看不見的景色,。
1970年,“文革”風刮進高原,,魏世杰含冤入獄,,一年零兩個月的獄中生活,還是文字伴他度過,。當時,,手頭僅有的文字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他來回讀,,連注解也不放過,,后來,原房主糊墻用的幾張殘缺不全的報紙,,成為他新的精神食糧,。
他還買通看守去書店買書,不識字的看守挑中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他喜出望外,,“我信任書里的話,自然是進化的,,人類社會也不例外,?!?/p>
他數(shù)得出一些節(jié)點,在“箱子”的前十年,,原子彈爆炸了,,氫彈爆炸了;最后兩年,,這個原本機密的單位設立了宣傳部,,因為懂技術(shù)又擅長文字,他被任命為宣傳部副部長,,統(tǒng)籌了鄧稼先離世的報道,,讓大眾知道了這個隱姓埋名的群體。
后來,,世界形勢發(fā)生變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國家的工作重點轉(zhuǎn)移到經(jīng)濟建設,,部分核工業(yè)由軍用轉(zhuǎn)向民用,,一些“箱子”被打開,里面的人陸續(xù)走了出來,。
奧運會期間,,1818“朝流兄弟”在巴黎做(閑)任(逛)務,,這天來到一個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看上了記者手上的拍攝設備,通過手語和文字詢問購買方式,。
2024-07-30 09:52:39法國人看上了中國記者的拍攝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