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山中出現失蹤的前蘇聯(lián)科考站,!近日,南極探險隊員陳中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非凡經歷:他在A23a冰山附近發(fā)現了失蹤多年的前蘇聯(lián)科考站,。陳中原來自江蘇,,這是他的第41次南極之行。A23a冰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冰山之一,,重約1萬億噸,,面積約為3643平方公里。
1月9日上午,,陳中原所在的海神號游輪繞著A25a冰山外側航行,。由于冰山太大,船開了很久都看不到頭,,他便從甲板回到報告廳,,邊聊天邊看窗外景色。忽然,,海面上漂來一個油桶,,起初大家以為是海洋垃圾,但隨著游輪繼續(xù)航行,,銹跡斑斑的油桶越來越多,。陳中原趕緊跑到甲板上,發(fā)現有些桶上還帶著編號,,遠處冰山中也鑲嵌著排列整齊的油桶,。
隊員們開始猜測這些神秘油桶的來源。一位隊員查到《紐約時報》1986年的一篇報道,,講述了南極海岸菲爾希納-龍尼冰架崩裂,,一塊巨大的冰山(即A23a冰山)分離出去,導致前蘇聯(lián)科考站德魯日納亞1號站消失,。1987年,,前蘇聯(lián)派船和直升機登陸冰山找到了該科考站,搶救出一些重要物資后將其遺留在冰山中,,此后30多年未曾現世,。
據了解,A23a冰山從冰架上分離出來后,,在海底擱淺長達30多年,。據BBC報道,該冰山從2020年開始以極緩慢的速度移動,,于2023年開始加快速度向南喬治亞島方向移動,,預計最終將在較溫暖的海水中融化解體?;蛟S正是近年來冰山的移動,,讓失蹤已久的前蘇聯(lián)科考站重見天日。探險隊將照片等資料發(fā)給英國斯科特極地研究中心確認,對方回信證實了這確實是1986年消失的那座前蘇聯(lián)科考站,。
能在南極目擊一座失蹤30多年的科考站遺物重新現世,,陳中原心情激動。這也是他在多次南極探險中遇到的無數次震撼瞬間之一,。
陳中原出生于1983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人。高考后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英語文學專業(yè),,并念了人力資源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畢業(yè)后,他在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工作7年,,隨后決定裸辭留學,,申請到英國巴斯大學學習翻譯,并曾在聯(lián)合國實習,。
從巴斯大學畢業(yè)時,,他本想回國謀一份大學教職,,但得知極地探險領域的一流團隊“夸克探險”招聘專業(yè)翻譯,,便前去面試并順利通過。如今,,他做著熱愛的工作,,選擇放棄穩(wěn)定的生活,追求個人成長和多元文化的交流,。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底被稱為“南極季”,,是南極旅游的最佳時節(jié)。陳中原幾乎無縫銜接工作,,大部分時間漂浮在海面上,、游走在冰原上,為各種講座提供同聲翻譯服務,。在南極做翻譯不僅需要腦力負荷大,,還要學習海洋生物、歷史,、地理,、攝影等各種知識,以及駕駛沖鋒舟,、看航海圖,、打繩結等實戰(zhàn)技能。
極地海域時有驚險時刻,,為了對游客的人身安全負責,,他曾回國與藍天救援隊一同參與培訓,通過了在風浪環(huán)境中駕駛沖鋒舟救人的嚴苛考試。
如今,,陳中原去了41次南極,、5次北極,見過攝人心魄的冰川美景,,喝過萬年的冰川水,,睡過水中的礁石,聽見冰川雪崩時猝不及防的轟隆聲,。極地以無數震撼的瞬間回饋給他,,讓他保持好奇心,敢于迎接新的挑戰(zhàn),,走出舒適區(qū),。
南極秦嶺站一歲啦~看看一年來它交出了怎樣的科研成績單,?南極秦嶺站是新時代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常年科考站,今天(2月7日)是秦嶺站開站一周年的日子,。
2025-02-07 08:45:23南極秦嶺站一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