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中核集團2025年春季校園招聘消息因發(fā)布“1730個崗位收到119萬份簡歷”的數據引發(fā)廣泛熱議。4月6日晚,中核招聘官微發(fā)文表示,始終堅持認真對待每份簡歷,不辜負每位學子的認可和信任,。
這一說法在網上引發(fā)質疑,被認為雖然體現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卻帶有炫耀意味,,只顧夸耀招聘業(yè)績,忽視了求職者的感受,,缺乏人性關懷的溫度,。
4月6日晚,“中核招聘”微信公眾號回應輿論關切,,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中核集團2025屆校園招聘共提供1730類崗位,預計錄用人數約8000人,。每位學子可以平行投遞20個崗位,,以期實現崗位需求與人才特長、意向的精準匹配,。
通過該回應可以看到,,“1730個崗位收到119萬份簡歷”并不能進行簡單對比。1730個崗位背后對應的是約8000人的錄用名額,,而119萬份簡歷也不能等同于有119萬名求職者,,因為求職者可以平行投遞多個崗位。這種表述方式分別取了最小與最大的極值,,進行最大反差的對比,,以此造成視覺與心理上的強化印象,,顯示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但未必科學,,也未必反映了客觀情況,。由于對數據進行了選擇性運用,相關表述并不科學,,這會讓人產生誤讀,,造成錯覺。
中核招聘微信公眾號2025年2月24日發(fā)布的春季校園招聘啟動消息顯示,,招聘對象包括從博士研究生到大專生的多層次學歷人員,,提供的崗位也有很多種類。由于學歷范圍放得寬,,面向的范圍廣,,適合眾多求職者投遞簡歷,因此會收到大量簡歷,。
根據智聯(lián)招聘發(fā)布的一份《2024大學生就業(yè)力調研報告》,,從期望就業(yè)的企業(yè)類型看,2024屆求職畢業(yè)生中,,近半數希望進入國企工作,,這類單位通常工作穩(wěn)定,收入有保障,,有事業(yè)發(fā)展空間,,受到畢業(yè)生青睞。中核集團的春季招聘受求職者熱捧,,也是正?,F象。
公務員招考與國企,、事業(yè)單位的招聘競爭激烈是客觀事實,。例如,2025年國考有341.6萬人報考,,錄用比例約為86:1,。公開報道顯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度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發(fā)布后,,半個月內共收到簡歷超過3.7萬份,,最終錄取比例約為千分之二。
即使是上述招考,,不同崗位的冷熱度也并不一致,。在2024年度國考報名中,最熱職位報錄比超3500:1;2023年度國考報名中,,最熱職位報錄比近6000:1,;也有崗位無人報名。一般而言,,崗位限制條件少,,報名門檻較低,報名條件寬松,,報的人就多,。相反,崗位限制條件多,,報名門檻高,,報的人就少。
中核集團2025屆校園招聘共提供1730類崗位,,預計錄用人數約8000人,,聲稱共收到超過百萬份簡歷。對相關數據不妨客觀看待,,不同崗位的要求不一樣,,冷熱也會不一。對用人單位而言,,認真對待每份簡歷,不拘一格降人才,,保證公正公平的錄用程序及結果,,這才是對人才的尊重與吸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