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談增程市場競爭 技術與市場的博弈。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長城董事長魏建軍面對鏡頭表示:“長城永遠不做增程!”這句話迅速在汽車圈引起轟動,。如今國內(nèi)每賣出10輛新能源車,,就有4輛是增程式,理想,、問界,、零跑這些新勢力靠增程式車型瘋狂搶占市場,而曾經(jīng)的中國SUV老大卻在這時候唱反調(diào),,甚至放出“打死不做”的激烈言論。
更諷刺的是,在魏建軍表態(tài)的同一周,,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社交平臺隔空喊話:“有些企業(yè)現(xiàn)在嘴硬,,但最后都得向市場低頭?!眱赡昵埃钕刖皖A言長城遲早會轉(zhuǎn)向增程式,。一邊是銷量狂飆的行業(yè)新貴,,一邊是死磕混聯(lián)技術的老牌巨頭,這場口水戰(zhàn)背后,,隱藏著傳統(tǒng)車企轉(zhuǎn)型路上最殘酷的生死選擇題,。
去年,長城在海外確實風光——俄羅斯市場貢獻了20多萬輛銷量,,哈弗H6在莫斯科賣得比國內(nèi)貴一倍,,直接推高全年凈利潤沖到127億元,毛利率甚至超過特斯拉,。但翻開國內(nèi)成績單,,卻是另一番景象:新能源滲透率只有24%,連行業(yè)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哈弗,、WEY等主力品牌銷量全線下滑。
反觀對手陣營,,理想靠增程式一年賣出56萬輛,,問界M9單月交付3.6萬輛,零跑同比暴漲41%,。更扎心的是,,比亞迪去年賣出的302萬輛新能源車里,有三分之一是混動車型,。這些數(shù)字像一記記重拳,,砸在長城“技術至上”的牌桌上——市場根本不關心熱效率是41%還是45%,老百姓只想要一輛沒有續(xù)航焦慮,、價格實在的新能源車,。
長城這些年拼命給用戶洗腦“越野=長城”,坦克300賣得再好,,也改變不了它只是個小眾市場的事實,。當比亞迪用海豚、元PLUS搶占家庭用戶,,理想用“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重新定義汽車時,,長城還在一門心思研究怎么讓SUV爬更陡的坡,。有車主吐槽:“總不能天天去阿拉善沙漠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