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終于著急了 業(yè)績下滑引發(fā)轉型陣痛,。特斯拉在削減政府開支的目標尚未達成之際,,其業(yè)績卻顯著下滑。馬斯克宣布離開白宮前夕,,特斯拉發(fā)布了史上最差的季度報告:凈利潤暴跌71%,,汽車收入同比驟降20%,,陷入實質虧損狀態(tài)。
去年,,馬斯克在大選中慷慨解囊,,榮膺“第一兄弟”,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一度逼近全球汽車制造商市值總和的一半,。然而,,無人駕駛的Cybercab尚未落地,特斯拉卻率先進入了無人駕駛狀態(tài),。在一個群龍無首的季度里,,特斯拉蒸發(fā)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汽車交付量也急劇下降,,最終迫使馬斯克回歸,。
特斯拉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銷量下滑。2022年前后,,特斯拉實際上進入了一個“轉型過渡期”:汽車業(yè)務的增長逐漸趨穩(wěn),,人工智能相關業(yè)務準備接棒,讓特斯拉逐步擺脫汽車生產(chǎn)商的身份,,成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與“轉型”相伴的是“陣痛”。
2015年,,馬斯克曾預測特斯拉十年后的市值將與蘋果持平,。當時特斯拉市值僅為250億美元,,而蘋果已成為首家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十年后,,特斯拉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盡管是跌下來的。
特斯拉的估值一直是美國資本市場最復雜的問題之一,。馬斯克一直強調特斯拉與燃油車企的區(qū)別,,認為特斯拉更接近蘋果或谷歌。按照他的規(guī)劃,,隨著電動車滲透率提高,,特斯拉會將競爭力從生產(chǎn)制造轉移到自動駕駛、無人出租車和機器人等軟件能力上,,最終成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伴隨Model Y在2020年的交付,,特斯拉開始逐漸向軟件與人工智能領域傾斜,。方舟基金創(chuàng)辦人Cathie Wood認為特斯拉將成為一家“出行即服務(Maas)公司”,利潤來自FSD訂閱,、Robotaxi等業(yè)務,。特斯拉試水OTA付費升級,軟件更新服務包月價9.9美元,,輔助駕駛系統(tǒng)全面開賣,,買斷價格高達1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