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我給媽媽打了個長長的電話,,用她能聽懂的話把體檢報告的內(nèi)容“翻譯”了一遍,,讓她放心,并叮囑她按時吃補劑,。那一邊,,聽到消息的媽媽情緒也明顯好了很多,一一答應著,,但很快她又開始“馬后炮”數(shù)落我:“我都說了沒什么事,,自己的身體什么樣我知道,你非要花這個錢,,這么多錢拿來買點肉吃不香嗎……”
這一點完全在我的預料之中,,但好在真的只是虛驚一場,我很開心我們還能有心情這樣互懟,。接下來,,我還有事情要忙,那就是和弟弟一起說服獨自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也抽空去把今年的體檢給做了,,并給他找好陪診,。這同樣是一項需要斗智斗勇的任務,并且可以想象,,在等體檢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又要經(jīng)歷一次心理掙扎。
這幾年,父母常調(diào)侃,,我們對他們健康情況的關(guān)注已經(jīng)到了一種草木皆兵的程度,。一聽到他們說哪里疼哪里癢,我們心中就開始警鈴大作,,問個不停,。恰好相反的是,他們對自身健康的漠視也達到了一種令我和弟弟不能理解的程度,,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健康非常有害,。
首先,幾十年來,,父母從來沒有定期體檢,、治未病的習慣,每次都是等到身體出現(xiàn)明顯癥狀,,實在無法忍受了才去醫(yī)院,。在他們看來,體檢是一件很“時髦”的事,,與身為農(nóng)村人的他們無關(guān),,只有城里人以及公職人員才會按時檢查。
甚至為了省錢,,他們生病了也不會去大醫(yī)院,,而是去小診所開點藥,五顏六色的藥用紙包著,,每次要吃上一大把,。他們不知道抗生素為何物,只知道這種藥效果好,,藥到病除,。更多的時候,他們連小診所也不去,,直接自我診斷,,隨便拿點藥就吃了,才不管對不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