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中國不僅控制著稀土的開采,,還掌握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這就像是不僅控制了原材料,連怎么把原材料變成有用產品的技術也在我們手里,。日本人心里肯定在想:必須得找個辦法擺脫這種依賴,!
于是,日本把目光投向了南鳥島周邊的深海,。據(jù)說那里埋著大約1600萬噸稀土,,儲量全球第三。聽起來確實誘人,,就像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寶藏,。
但這個寶藏可不好挖。深海的壓力能把一輛坦克瞬間壓成鐵餅,。在這種極端環(huán)境下工作,,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能決定成敗。日本人計劃用這艘科考船,,通過特殊的鉆探技術,,把海底的稀土泥漿吸上來。
聽起來很科幻,,但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就拿首次試驗來說,他們計劃采集35噸泥漿,,但每噸泥漿里只有2公斤稀土,。這個效率,說實話有點讓人懷疑,。
深海采礦從來不是鬧著玩的,。深海不僅有恐怖的壓力,還有復雜的海流,、腐蝕性的海水,,以及各種無法預知的地質條件。日本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包括如何在這種環(huán)境下穩(wěn)定操作設備,,如何把高粘度的泥漿有效提取上來,,提取上來之后又如何進行選礦和冶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硬骨頭。
相比之下,,中國在深海采礦技術方面并不落后。我們的開拓二號采礦車已經在4100多米的深海成功作業(yè),,技術實力不容小覷,。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突破了6000米級的深海采礦技術,,在這個領域確實有先發(fā)優(yōu)勢,。
技術是一回事,經濟是另一回事,。日本的深海稀土開采成本據(jù)估算要比陸地開采高3-5倍,。而且,只有在稀土價格維持歷史高位長達20年,,這個項目才可能盈利,。問題是,當前的稀土價格持續(xù)低迷,,加上尼日利亞,、泰國等國產量激增,市場供應相對充足,。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深海項目很可能面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國手中,,而稀土被譽為現(xiàn)代工業(yè)的“維生素”,從手機芯片到電動車電池,,幾乎都離不開它
2025-07-05 09:43:29日本從海底挖稀土能躲避中國制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