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快到了,,天氣照例成為市民關(guān)注的對象,。往年的冬天,雖然刮風(fēng)有些冷,,但北京市民還是格外青睞風(fēng),。因為,,有風(fēng),就不會有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正是北京面臨的“大城市病”之一。北京“大城市病”的“癥狀”還有人口過多,、交通擁堵等,。
2015年,北京市總?cè)丝谑?171萬。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人口超千萬的首都內(nèi)陸城市,。曾經(jīng),,北京依靠集聚資源求增長,聚集了太多的功能,,導(dǎo)致“大城市病”讓城市不堪重負(fù),。
以水資源為例。到2013年底,,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由1998年的人均300立方米銳減至100立方米左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0、世界平均水平的1/80,。
可能來過北京的人對北京缺水印象不是很深,,因為居民用水有保障,水龍頭打開就有水,,很少停水,。但是,缺水卻是一個迫切需要提前解決好的問題,。如果因為今天我們能24小時自由自在地用水,,就無視這一問題,顯然是短視行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是不斷地增加水的供應(yīng),而是控制好用水總量,。
北京市民遭受“大城市病”的困擾,,都很希望徹底治理“大城市病”,提升生活質(zhì)量,。而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功能過多,,疏解功能是突破口。
現(xiàn)如今,,北京明確了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的戰(zhàn)略定位,,提出了建設(shè)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戰(zhàn)略目標(biāo)。按照這樣的目標(biāo)努力,,北京的“大城市病”將能得到根治,。
北京治理“大城市病”,沒有魔法,,只能靠疏解非首都功能,,靠嚴(yán)格控制人口,靠加大空氣污染治理力度等。作為首都,,北京集聚資源容易,,疏解功能卻不輕松。
疏解非首都功能,,必然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這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市場,、企業(yè),、單位要搬遷,給城市騰出空間,。同時,,占道經(jīng)營、無證無照經(jīng)營和“開墻打洞”整治,,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整治,,地下空間和群租房整治,棚戶區(qū)改造,、直管公房及“商改住”清理整治等城市管理措施,,也會影響一部分人。
“大城市病”不治,,得過且過,,時間久了,痛感就會愈演愈烈,,導(dǎo)致治理難度越來越大,。而治理“大城市病”,也會有“痛感”,。治理有“痛感”,,不治理也有“痛感”,到底是治理還是不治理呢,?很顯然,,北京已經(jīng)沒有退路。
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聯(lián)系北京正在治理“大城市病”的行動來看,,的確如此,。與其飽受“大城市病”的煎熬,不如痛下決心,,用一段時間集中治理,,并控制好效果。經(jīng)過“瘦身健體”,擺脫“大城市病”的北京,,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是整個社會共同的期待。(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