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北京局集團公司通州車務段青龍橋站站長楊存信
楊存信在進行標準化接發(fā)列車作業(yè)。本報記者孫立君攝
10月的北京,,秋高氣爽。古老的燕山綿延起伏,,京張高鐵的開通運營讓這里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北京市延慶區(qū),長城腳下,,青山環(huán)抱中的青龍橋站矗立著詹天佑先生的銅像,,保留京張鐵路使用過的舊鋼軌,存放著寫有蘇州碼子的老路標,,演繹著一段百年京張的動人故事,。
時速350公里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一路向前,向著燕山山脈飛馳,。京張高鐵從地下102米深處穿過八達嶺,,與京張鐵路在青龍橋站“交會”。38年前,,就是在這里,,現(xiàn)任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通州車務段青龍橋站站長楊存信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守護青龍橋站的接力棒。加上父親在這里工作的31年,,楊家兩代人已守護這座百年老站69年了?,F(xiàn)在,,楊存信每天都能感受到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從腳下穿過的速度,看到這座百年老站發(fā)生的新變化,。
出生在百年老站,,父子在此守望69年
“我出生在這里,工作在這里,,這是我一生都離不開的地方,。”楊存信深有感觸地說,。
楊存信的父親楊寶華從1951年開始就在青龍橋站工作,,一干就是31年。1962年,,在距離青龍橋站不到30米的一排小平房里,,楊存信出生了。
“那時,,家屬都隨鐵路職工在工作崗位附近居住,。這里最多時住了30到40戶人家,有學校,、商店,,十分熱鬧?!毕肫鹦r候的熱鬧景象,,楊存信滿面笑容地對記者說。
1982年楊寶華退休,,楊存信接班,。正式上班那天,父親把楊存信領到詹天佑銅像前說:“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以后你每天都要在這里工作,,要是干不好就對不起這身鐵路制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