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工匠]夢想的高度:記中建一局600米高空作業(yè)的塔吊司機王華
【編者按】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工匠精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時間引發(fā)社會熱議,。
“工匠精神”是一種堅韌不拔、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
中國的發(fā)展已開始轉型升級,,從“中國制造”升至“中國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的時代需要“工匠精神”,。為此,千龍網從2016年4月起發(fā)掘尋找“中國工匠”,,推出行業(yè)精英的系列報道,。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yè)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筑夢,,憑的是傳承和鉆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千龍網北京11月29日訊高空舞者,、天際線上的圓舞曲,、云端的精彩……文人墨客毫不吝惜用華美的詞匯來描繪摩天大樓工地上的塔吊司機和他們的工作場景。
這是在看風景,!其實,塔吊司機是一項十分危險而又孤獨的工作,。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有人揮灑出人生的極致。
中建一局超高層塔吊工王華矢志超高層建筑,、不斷刷新中國高度,腳踏實地,、專注敬業(yè),、不斷學習超越,在最危險,、最孤獨的工作崗位上,,以精湛高超的技藝,、以堅忍不拔的意志、以樂觀堅守的情懷,,演繹出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天空中的囚徒
將一個人關進寬1米,、長約1.5米、高約2米,、可活動范圍不超過1平方米的金屬與玻璃組合而成的箱體中,然后將其懸掛在幾十米,、幾百米的高空,,每天8個小時經受中國南方夏日的烘烤或經受中國北方嚴寒的考驗,。關在里面的人與“天空中的囚徒”相類似,。
此刻,,中建一局的塔吊司機王華正“囚禁”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的600米高空,,接受室外30攝氏度以上高溫烘烤,。“囚禁”他的箱體就是他的塔吊駕駛室,。
每天進入駕駛室后,,8小時之內,塔吊司機是不能離開駕駛室的,。連吃的飯,、喝的水都要從地面吊上來,。在地面上再簡單不過的上廁所,,在這里都成了大難題,。
身邊,,除了窗外偶爾掠過的飛鳥和不遠處飄來蕩去的云朵,,在駕駛室里,,你只能見到自己孤單單的影子,。白晝,,還可以看到地面如豆的人影車形;夜晚,,一片漆黑將駕駛室嚴嚴地包裹起來,,只能隱隱俯瞰都市的萬家燈火,。如果是陰雨天,,雨霧密密地將駕駛室籠罩起來,那就是徹底地與塵世隔絕了,。
坐在駕駛室里,,就連想聽聽平日厭倦了的車水馬龍的市井喧囂都是一種奢侈,。與外界的唯一聯(lián)系,就是一部對講機,。聯(lián)系的唯一對象就是地面或作業(yè)面上的信號員。聯(lián)系的內容就是不斷重復的單調的指令聲,。
王華說,很多塔吊司機在孤獨寂寞得難以忍受時,,就拉開駕駛室的窗戶,,對著天空拼命地扯著嗓子嘶吼幾聲來舒解壓力。大家問王華,,你吼過嗎,?王華不太好意思地說:“也吼過?!?/p>
俯視都市萬象,,坐攬云舒云卷,,那只是詩人的浪漫想象,,抑或是觀光者的一時之興,。讓你每天8小時一個人坐在王華的駕駛室里,,不出三天,,無邊的孤獨與寂寞便會呑噬掉你所有的浪漫神經,。
對一個常年在高空作業(yè)的塔吊司機來說,,最重也最難“吊”的是自己的孤獨與寂寞。只有吊得動自己的孤獨與寂寞,,才能吊得起重物,也才能吊出自己的未來,。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東莞公安大樓工地算起,,王華已經度過了24年的塔吊司機生涯,。累積起來,,王華已經在塔吊駕駛室當了整整8年的“天空中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