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改革對藥企而言的確存在一個亮點:政府分擔醫(yī)藥費降低了患者負擔,,讓更多人用得起被納入醫(yī)保報銷范圍的藥品,。
2017年2月,,中國決定在原有的約1200種可報銷西藥的基礎上新增130種可報銷西藥,??鐕臼①澾@一調整將能增加它們藥品在中國的使用,。
不過,,納入藥品目錄也伴隨著定價壓力,,葛蘭素史克去年將其肝炎藥韋瑞德在中國的價格降了三分之二,,阿斯利康則把抗癌藥易瑞沙的價格降了一半。
報道稱,,去年,,多數跨國公司在華銷售額的增幅都超過中國總體藥品市場的增幅,后者只有1%。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隨著社會老齡化和變得更加富裕,,中國爆發(fā)了新一波慢性病,跨國公司的產品更適應這種變化,。賽諾菲就表示,,其腫瘤學部門是去年的在華業(yè)績明星。
藥企還把希望寄托于能大幅加快藥品審批流程的監(jiān)管規(guī)定草案,。在中國,藥品審批流程可能會比歐美多5年之久,。擬議中的新規(guī)提出取消藥品境外臨床試驗進入后期階段才能啟動在華審批流程的要求,。
賽諾菲新興市場部門主管奧利維耶-沙爾梅表示,這一擬議中的規(guī)定將意味著,,藥品在中國能夠與在發(fā)達經濟體“幾乎同時”推出,。“隨著中產階級越來越富有……他們希望確保能用上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藥品,?!?/p>
不過,在這方面藥企同樣將面臨定價壓力,。中國國務院已表示,,新藥通過審批的一個前提是承諾在中國銷售的“價格不高于原產國或我國周邊可比市場價格”。
中國衛(wèi)計委表示,,今年將就45種主要處于專利期的藥品展開降價談判,。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