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半小時》記者王小丫:要警惕什么,?
吳敬璉:要警惕因為它到底現在這個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障礙,,也許比八十年代要小一些,但是既得利益方面的障礙,,也許比那個時候要更強?,F在這個既得利益可是不得了,那個權力能夠尋租,,這個數額是大的不得了,。
4
吳敬璉: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個提法是非常的重要,。
從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發(fā)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fā)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兩個字的變化整整用了二十年,。目前,改革最大的阻力不再是意識形態(tài),,而是來自多年高速增長過程當中形成的既得利益者。仰仗公共權力或資源而獲得既得利益的群體正在考驗著中國改革的決心,。那么對于改革中的具體領域和具體問題,吳敬璉先生有著怎樣的觀察和思考呢,?《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于農村土地改革的說法備受矚目。那么農村土地究竟該如何入市,?會不會引發(fā)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小產權房究竟何去何從,?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決定的內容?一起來聽聽吳敬璉先生的判斷,。
農村土地改革引發(fā)熱議小產權房能否流動存在困惑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針對建立城鄉(xiāng)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出了明確的改革方向。
《決定》提出,,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關于農村土地改革,,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不絕于耳,,對于下一步改革中有可能遇到的農民利益受損,、國家糧食安全威脅、土地收益市場分配不公以及小產權房等歷史遺留問題,,應該如何解讀《決定》中的改革新方向?下一步應該如何執(zhí)行,?更加現實和緊迫的問題都擺在了改革的面前,。
5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王小丫專訪經濟學界泰斗吳敬璉
《經濟半小時》記者王小丫:那么在這個決定當中呢,,就提出了這樣的一段話,,建立城鄉(xiāng)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有了這樣一段話以后,,但是我們看到,在前兩天兩部委對于這個小產權房的聲明,,給大家也帶來了一些困惑,就是一方面大家拿了這一段話,,另外一方面也拿著部委的對于小產權房的聲明之后,不知道應該怎么解讀,,那面對現實的情況你如何來解讀呢,?
國務院發(fā)展中心研究員吳敬璉:那這個最后的決定,,我想希望中央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很快地工作起來,,碰到這樣有爭議的問題,由他們來解釋中央的決定,,由他們做出決斷,,針對我個人的意見呢,我認為這個土地產權的流動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當然這里就牽扯到好多原有的法律問題,。土地所有權,,其實是包含好多種權利,,現在的叫產權概念,跟過去的所有權概念,,有點不同。過去這個所有權概念,,他是好像是說,,就是任意處置甚至毀壞的權利,,現在這種概念是產權,產權是一個附屬詞,,是一組權利,。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用益權。就是通過使用取得收益的權利,,這個用益權,,也是可以買賣的,。那現在呢,現在如果我們進一步改革,,我就認為就是主要是用益權,,給農民,,農民是可以出讓的,,這個東西是可以出讓的,是可以抵押的,,可以交易的,可以流轉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王小丫:不是說有一個承包期,而是有一個永久的(用益權),。
吳敬璉:對,因為現在這個承包期,,他轉給了譬如說一個大農戶,一個個體農戶把這個承包期的使用權,,轉給了大農戶,,那承包到期了怎么辦,?這個就弄不清楚,他就不愿意投入了,,越接近承包期就越不愿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