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6月13日電 題:青藏鐵路:精神之火照亮前進之路
新華社記者李鍵,、駱曉飛,、白瑪央措
六月的藏北草原,,逐漸換上了綠衣新裝,。
黃綠交織的大地上,,兩條鋼軌平行線穿行而過,。在這片廣袤而又略顯蒼涼的土地上,,青藏鐵路,,讓人可以重溫歷史,也能展望未來,。
穿越戈壁,、沙漠、鹽湖,、沼澤,、雪山、草地,,由西寧到拉薩綿延1956公里,,其中格爾木至拉薩段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達960公里,常年凍土路段超過500公里,,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線路里程最長、運行環(huán)境最為惡劣的高原凍土鐵路,。
這是一條承載著中華民族百年夢想的鐵路,。100年前,孫中山先生就有修建高原鐵路的夢想,。新中國成立以來,,是幾代人用青春和汗水接力,打破了“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的斷言,。
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1958年開工建設(shè),1984年開通運營,,前后歷時26年,,其中長度僅4.01公里的老關(guān)角隧道就修了25年。
關(guān)角,,藏語意為“登天的梯”,,這里平均海拔3600多米,空氣含氧量只有內(nèi)地的60%左右,,極端最低氣溫近零下四十攝氏度,。老關(guān)角隧道掘進過程中,先后有50多人在此犧牲,。
海拔4780米的風火山山腰上,,科研人員王占吉長眠于此。生前他和同事在這里的凍土觀測站,,研究如何破解高原凍土,。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員堅守在此,,連續(xù)測取了上千萬個數(shù)據(jù),,為破解高原多年凍土這一世界性難題奠定了基礎(chǔ),。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于2001年開工建設(shè),23支施工大軍在高寒缺氧的環(huán)境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破解了一個又一個世界難題,,終于在2006年將夢想之路鋪上了雪域高原,。
“到了昆侖山,如到鬼門關(guān),;到了西大灘,,兩眼淚不干;到了五道渠,,哭爹又喊娘,;到了唐古拉,死神把手抓,?!泵鎸Ξ?shù)刂V語如此形容的惡劣環(huán)境,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shè)之初,,十幾萬人請纓上陣,,許多同志咬破手指寫下血書請戰(zhàn),還出現(xiàn)了父送子,、妻送郎、子承父志做貢獻,、夫妻雙雙上青藏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