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講述起這段往事,,胡平文都難掩激動。胡平文自幼生活在官亨村,,紅五軍團血戰(zhàn)青石寨的故事,,他經常聽村里的長輩們說起,?!按暹叺哪菞l延壽河,,當時被紅軍戰(zhàn)士的鮮血染紅了,戰(zhàn)斗結束后,,村民們將紅軍戰(zhàn)士的尸體搬到了一處空地,,建了這座紅軍墓?!?/p>
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記者登上這座曾被鏖戰(zhàn)洗禮的青石寨,石頭砌成的戰(zhàn)壕如今已被雜草包圍,,望著山下靜靜流淌的延壽河,,以及河畔屹立的紅軍墓,戰(zhàn)士們奮勇廝殺的號角仿佛仍在耳畔回響,。青石寨守住了,,延壽阻擊戰(zhàn)勝利了,蔥郁的群山間,,忠魂安在,?
塵封62年的借據
官亨村注定是一個寫滿紅色回憶的土地。
經過官亨村的不僅是董振堂率領的紅五軍團,,其他紅軍部隊經過時留下的故事至今仍在這里傳頌,。
在汝城縣檔案館,館長何向陽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份借據,,上面工整地書寫著:“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伍擔,,生豬三頭,重量伍佰零三斤,,雞一拾貳只,,重量肆拾貳斤?!甭淇钍羌t三軍團葉祖令,。借據中的主人公胡四德伯伯早已去世,族中后人胡炳燈向記者講述起這張借據的由來,。
故事仍是發(fā)生在1934年的那個冬天,,紅三軍團經過官亨村,在突破了敵人的層層夾擊后,,紅軍嚴重缺糧,,戰(zhàn)士們幾天幾夜沒有進食,有的甚至暈倒在路邊,??吹郊t軍即使這樣艱苦,仍紀律嚴明,,不驚擾百姓,,村民胡四德召來族人,為紅軍籌糧,。很快,,各家各戶籌來的105擔稻谷、3頭生豬,、12只雞便送到了司務長葉祖令手上,。
“聽長輩們說,,葉祖令當時特意寫下了這份字據,并告訴胡四德和村民,,相信在不久后,,全國就會解放,到時請拿上這份借據,,找政府去兌換吧,。”胡炳燈說,。后來胡四德將這份借據放到鐵盒里,,藏進了墻洞中,62年后,,胡四德的孫子胡運海無意中挖到這份借據,,經過族中老人的回憶,這段紅軍借據的往事才得以重現,。
新華社南昌6月12日電 題:井邊的紅軍 新華社記者劉羽佳,、鄔慧穎 井,,一口簡陋卻汩汩出水的井,在江西于都縣段屋鄉(xiāng)銅鑼灣村里冬去春來85年,。 村民在井邊立了一塊碑,,上書:“革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