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長精通軍事,、作風硬朗,,被大家稱為當代“李云龍”,,可他也和張指導員一樣曾在“陰溝里翻過船”,。
一次,,指導員外出學習,,李連長主持召開黨支部會議發(fā)展黨員。由于不熟悉黨務工作,,他會前沒有醞釀,,事先也沒征求支委們的意見,就直接把自己想好的名單擺到了會上,。結(jié)果大家意見不統(tǒng)一,,僵持不下,雖然名單最后還是報上去了,,卻因為支委們意見不統(tǒng)一,,營黨委讓他們重新開會研究……
“政治主官不在位,政治教育受影響,;軍事主官不在位,,訓練受影響,。”不少部隊領導坦言:連隊主官在本職崗位上個個優(yōu)秀,,可為啥一換崗使用卻頻遭尷尬,?究其原因,關鍵就是軍政崗位長期不互換,,導致了軍政主官素質(zhì)有“瘸腿”,。一些基層軍政主官素質(zhì)單一,平時兩個人都在位看不出問題,??梢坏┯腥诵菁倩蛴惺峦獬觯ぷ骶蜁苡绊?。為了保證工作順利開展,,一名主官外出后,他們不得不派機關干部前往連隊代職,,雖然暫時解決了問題,,可又影響了機關正常工作。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在基層比較普遍,。某部3年來軍政主官換崗率只有2%;某旅除6名軍事和技術干部因提拔使用到機關外,,全旅營連軍政主官崗位互換的只有5對……
疑 問
曾經(jīng)的好傳統(tǒng),,為啥一段時間沒能很好地傳承
“筆桿子”懂打仗,“槍桿子”懂政工,,是我軍干部隊伍的好傳統(tǒng),。可為啥這一傳統(tǒng)沒能很好地傳承下來,?
時勢造英雄,。戰(zhàn)爭年代,我軍能涌現(xiàn)出大批軍政兼通的優(yōu)秀干部,,與當時的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一名師領導感慨地說:那時,我軍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搏斗,,稍有不慎就可能流血犧牲打敗仗,,所以大家的心思都用到了打仗上。軍事干部和政治干部在職務上有分別,,可在工作上并沒有分家,。長期負責政治工作的鄧小平常說:“我是一個軍人,我真正的專業(yè)是打仗,?!笨箲?zhàn)時期,,時任晉綏軍區(qū)司令員的賀龍走上講臺,,講授密切與群眾關系的道理,,讓很多官兵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