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沙9月9日電 題:他們,,是南?!坝^天”人!——探訪祖國最南端的氣象局
新華社記者高敬
距離北京2680公里,、???52公里,、三亞339公里……這,,是三沙市永興島的坐標。
藍天碧海,,帶給這里如畫的美景,,也帶來變幻莫測的天氣。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氣象工作者堅守于斯,,觀測記錄風云變幻,。他們,就是南?!坝^天”人。
努力,,摸清每片云的脾氣
傍晚時分,,永興島上空的云朵被夕陽燒得紅燦燦的。剛下過小雨,,若隱若現(xiàn)的雙彩虹讓人驚喜不已,。
“我們三沙很美吧!”唐海榮笑著說,。作為三沙市氣象局監(jiān)測網絡科科長,,她正要放飛高空探測氣球。體積大概1立方米的氫氣球,,讓她看上去更加嬌小,。
19點15分,隨著對講機里一聲“放球”,,唐海榮一松手,,氣球迅速飛上天空。氣球攜帶的探測設備,,將探測地面到3萬多米高空的多項氣象數據,。氣象部門做預報和研究時,這些都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南海臺風多發(fā),,想摸清楚這里每片云的脾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這要靠先進的儀器設備,,更要靠氣象人的堅持和認真。
在觀測場,,地面自動氣象站可實時收集各項氣象數據,。之前,這些數據都要依靠人工觀測,,不論天氣如何,,不管白天深夜,他們要每隔一小時進行一次數據觀測,。整點前15分鐘觀測,,整點開始錄入數據,,3分鐘之內必須上傳發(fā)送。
雷達,,是這里最“寶貝”的儀器設備,。“我們要定期巡護,,尤其是臺風天,,要進行多次巡檢,關鍵時刻重要機器如果出問題,,我們的工作不就白搭了嘛,。”三沙市氣象局預測減災科科長孫立說,。
對氣象數據的掌握,,是準確預報天氣的基礎。2016年的一天,,正在值班的孫立發(fā)現(xiàn)雷達圖上一條醒目的月牙狀回波,。他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趕緊向有關部門報告,,提前發(fā)出預警,,想盡辦法通知海上船只……預警信息跑贏了狂風暴雨,附近海域船只及時收到提示信息,,順利回港,。
三沙設市7周年前夕,,記者前往這座我國地處最南端、海域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的地級市蹲點采訪,,看到了漁民生活、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得更美好,,也感受到了三沙人濃濃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