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質押新規(guī)出臺,,使得股權質押這一A股投資的“心病”將逐步得到解決,。這一“心病”不僅是由于股權質押自然存在的股價風險,而且還涉及到開展股權質押業(yè)務的券商,,因質押方違約產生越來越多的法律糾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16年起,,因股權質押帶來的市場風險已超越限售股解禁,,其不確定性往往給公司股價造成更大的潛在投資風險,這一“麻煩”亟待解決,。
股權質押的股價風險凸顯
自2013年股權質押業(yè)務允許證券公司承接后,,這項業(yè)務出現了井噴式的發(fā)展,但這背后的風險也是引起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四年來,,A股股權質押個股數量在不斷遞增,從2014年到2017年,,A股涉及股權質押的個股數量分別為2554只,、2792只、3008只及3308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補充股權質押的公告數大幅增加,,5月份公告數更是達到149條,,達到歷史高點,其中包括勤上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因股權質押風險較大,,已申請停牌,。
那么,一旦股權質押觸及警戒線后遭受到的股價風險到底多大,?以股權質押比例接近50%的多喜愛為例,。
今年5月中下旬,多喜愛股價突然遭遇“10連陰”,,公司股價短期暴跌49.58%,,最終導致公司控股股東陳軍、黃婭妮質押的部分股份觸及警戒線,。多喜愛于6月2日停牌,,停牌后,,陳軍通過追加質押物,黃婭妮通過追加保證金,,有效地解除了平倉風險,,保證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權的穩(wěn)定。
再如同洲電子,,當年因為控股股東高位質押股權,,最終因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導致平倉,,令公司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更,。
興業(yè)證券在研報里分析指出,通過對股權質押歷史分析,,股權質押增量最多的年份在2015年市場走牛之際,,股權質押規(guī)模增加。所有A股前十大股東中,,有526個大股東所持有的387家公司的質押率達到100%,,846個大股東所持有的460家公司質押率超過90%。當股價下跌時,,這些大股東將最先面臨風險,,必須及時籌措資金或者追加保證金,風險敞口較大,。
券商遇到股權質押“麻煩”
除了上市公司不斷面臨股權質押帶來的股價風險外,,開展股權質押業(yè)務的券商,也不斷遇到該業(yè)務帶來的“麻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東海證券在2013年為練衛(wèi)飛提供股票質押回購交易業(yè)務,初始交易金額為人民幣2億元,,以練衛(wèi)飛持有的2500萬股零七股份作為質押,,到期未能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