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海灘,,人們游玩休憩,。遠處為正在建設的中馬友誼大橋,。本報記者 鄒 松攝
修機場,、建橋梁,、筑房屋,,中企全方位提升當地現代化水平
串起馬爾代夫“散落的珍珠”
提起馬爾代夫,,人們會聯(lián)想起碧海銀沙,、椰風拂動,,還有那珊瑚間游走的魚兒……似乎一旦投入馬爾代夫的懷抱,就應該與現代化的生活告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殊不知,生活物資極度缺乏的馬爾代夫也渴望現代化的便利生活,,更不用說每年全球近130萬中高端旅游者同樣需要現代化的交通和物流支撐,。近日,本報記者來到馬爾代夫,,與這里的中國建設者們一起感受這“世外桃源”中的奮進脈動,。
珊瑚砂上建跑道,國際上沒有先例可循
隨著鏟車轟鳴,、履帶滾動,,堆積如山的珊瑚砂經過去粗取精,再與水泥混凝土配比攪拌,,成為馬爾代夫國際機場新跑道的組成部分,。對承擔這一建設任務的北京城建集團國際部來說,就地取材不難,因地利用卻不易,。珊瑚砂可以說是馬爾代夫唯一的建設資源,,既要用它填海造地,又要借它鋪平機場,,所以必須保證它堅固耐用,,不受地面沉降問題困擾。
記者在馬爾代夫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現場看到,,長達兩公里的機場新跑道已初見雛形,,寬闊平整的跑道基底泛著珊瑚砂特有的銀白色光澤,一直伸向蔚藍的大海,。不過,,對于這個未來將起降空客A380等大型客機的4F級機場跑道來說,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據機場項目部生產副經理王曉銀介紹,,目前3700平方米的跑道“水穩(wěn)珊瑚砂”試驗段施工正在展開,這個位于跑道南端,、面積不大的試驗段可被看作整個新跑道建設的“樣板間”,。只有將這里的施工質量、流程,、監(jiān)管模式等做到位,,才能進一步向主體跑道拓展。王曉銀強調:“盡管北京城建集團承擔建設過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等大型項目,,但在珊瑚砂上建機場還是第一次,而且國際上沒有先例可循,,這就需要我們在工程技術上實現更多突破,。”
馬爾代夫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的填海造地量并不大,,但要做到工程質量和環(huán)境保護兼顧并不容易,。一般而言,在填海造地施工過程中要先做堤岸防護,,這樣會極大減少填充用的砂石流失,。不過北京城建集團在此次作業(yè)過程中采用的模式是先填充、后防護,,一大好處是讓作業(yè)面以下的海洋生物有更充足的時間“搬家”,,缺陷是會有更多砂石流失,進而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除了現有機場的改擴建,,馬爾代夫國際機場另一有待完善之處是水上飛機候機樓建設。國際游客到達馬爾代夫首都馬累之后,,有相當部分會換乘水上飛機前往一兩百公里內的旅游島,。目前北京城建集團與馬爾代夫方面草簽了水上飛機候機樓的改擴建項目,項目部書記趙光輝說:“無論是將來能起降A380的新跑道,,還是高端旅游象征的水上飛機候機樓,,這些工程不僅僅代表著馬爾代夫的國家形象,更是這個國家不斷增長的旅游產業(yè)的真實需要,。有預測顯示,,到2040年馬爾代夫國際機場旅客量將超過1000萬人,是現如今的10倍,,而且仍將以中高端旅游為主,,這都迫切要求馬爾代夫國際機場這一門戶工程得到全面改善?!?/p>
改寫歷史,,中馬友誼大橋將于明年建成
從飛機上看馬爾代夫,那些從大海深藍色背景中浮現的珊瑚礁,,仿佛一顆顆透著溫潤光澤的珍珠,,散落在浩瀚的印度洋上。用“散落”來形容這近1200座珊瑚礁構成的島嶼并不為過,,因為迄今為止馬爾代夫還沒有一座跨海大橋將它們連接,。
不過,明年8月前,,馬爾代夫“無橋”的歷史將被改寫——由中交集團第二航務工程局承建的中馬友誼大橋將竣工,。這座連接馬累與機場島的跨海大橋不僅一舉解決了首都與國際機場間的陸路交通問題,而且對緩解首都人口壓力,、帶動機場周邊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者在馬累采訪時遇到一位當地居民庫爾勒,他每天都會在輪渡碼頭遙望正在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庫爾勒說:“我在馬累生活了40多年,,從沒想到會有一座橋與外面連接,我一直想搞清楚中國人是怎么在海上架起一座橋的,?!睂τ谶@個問題,庫爾勒甚至與在馬累島上做住房建設的中國工程人員有過交流,,從中獲知“中馬友誼大橋全長大約兩公里,,而中國還建設了全長超過20公里的港珠澳大橋”。
除了帶動首都經濟圈協(xié)調發(fā)展,,印度洋深處的居民島上同樣有中國企業(yè)建設者的身影,。據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張利忠介紹,,馬累以南220公里遠的拉姆環(huán)礁上,一條全長約17公里的現代化公路已經完工,。這條全部由中國資助并建設的公路是馬爾代夫全國最好的等級公路,,不但方便了當地12座島嶼上的居民及游客的出行需求,也給當地傳統(tǒng)的漁業(yè)加工業(yè)增添了活力,。
一帶一路合作,,中馬大項目開花結果
旅游、交通和漁業(yè)是馬爾代夫三大產業(yè),,通過全方位提升馬爾代夫的現代化水平,,“一帶一路”建設為馬爾代夫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機遇與紅利。據張利忠介紹,,目前浙江舟山“大洋漁業(yè)”正與馬爾代夫當地漁業(yè)公司展開投資合作,,中方注資4000萬美元全面推動該國漁業(yè)加工業(yè)的產業(yè)升級,同時利用自身的市場及管理優(yōu)勢,,將馬爾代夫豐富的漁業(yè)資源推向國際市場,。
在城市現代化方面,中資企業(yè)在馬爾代夫當地的保障房建設已經順利實施了多年,。記者在毗鄰機場島胡魯馬累居民島上看見,,這里最亮麗的聯(lián)排建筑就是中國修建的保障房。趙光輝介紹說,,北京城建集團正計劃在這座島上興建一個集休閑,、娛樂與商貿為一體的“臨空經濟區(qū)”,盡可能釋放大批游客在抵離機場前后的消費需求,,同時拉動當地相關產業(yè)的升級配套,。
張利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馬爾代夫雖小,,但一些與中國合作發(fā)展的大項目已經開花結果,。今年年內,馬爾代夫將有望成為南亞首個與中國簽署雙邊自貿協(xié)定的國家,。在人文交往方面,,中國已連續(xù)7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客源國。中國“光明行”醫(yī)療隊兩次來馬巡診,,累計讓200多名馬爾代夫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一系列成果表明,“一帶一路”建設符合馬爾代夫加快發(fā)展,、實現經濟轉型的內在愿望及需求,,不僅得到馬爾代夫政府的積極響應,也為當地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馬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參與國家分享發(fā)展機遇,、實現合作共贏的又一典范,。
(本報馬累10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