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一流的大學要培養(yǎng)一流的人才,。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大學現(xiàn)在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段距離,?大家在思考的時候,有的專家給出一個結論,,中國的大學教育對于一個考70,、80分的學生可能會特別適合,但對90分和95分以上的天才學生,,我們沒有特殊的辦法,,但我覺得,通識教育可以起到這種作用。從真正意義上講,,天才不是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一個大學有天才是大學的福氣,他的成長在于大學要給他一個環(huán)境,。所以,,我們要重視做通識教育,通過改革,,讓那些比較少的天才學生能夠學習得更好一些,。
周葉中:通識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統(tǒng)領成才教育”的必然選擇。
周葉中:“人才”兩個字,,一個是“人”,,一個是“才”,兩個字合二為一組成“人才”這個概念,。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很多人只看到“才”而忽略了“人”。而沒有“人”,,“才”又何以能存在呢,?所以,我們提出應該“以成人教育統(tǒng)領成才的教育”,。毫無疑問,,通識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統(tǒng)領成才教育”的必然選擇。具體來說,,通識教育主要解決四大問題:一是正確價值觀的塑造,;二是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三是思維方式的拓展,;四是學習能力的提升。
通識教育要與專業(yè)教育結合而非對立
北京大學
建立通識教育核心課
林建華:北大這幾年做的教育教學改革,,首先就是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的理念,,既要對專業(yè)教育進行改革,同時也要做通識教育,。
專業(yè)教育的改革有個入手點,,就是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跨院系選課,,增加學生的流動性,,建立各個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經過改革,,院系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和原來相比大大壓縮了,,這樣就給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給院系更多的開課積極性來吸引更多的學生,拓展學生其他方面的知識,。比如化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壓縮以后,,就讓學生拓展非本專業(yè)的課程,增加學生跨學科的知識,,這也是一種通識教育的方式,。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流動性,學生除了學自己專業(yè)的課程,,也可以選其他專業(yè)的課程,,甚至可以輔修其他專業(yè),這就給院系更多的動力去提高自己,。
8月28日,,安徽安慶師范大學的學生在自習。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就通識教育而言,,過去我們一直做的是通識課,,也就是素質教育課,從知識角度給學生做的素質教育,。但真正的通識課,,應該放在對于學生拓展視野,樹立文化自信,,思考宇宙,、人生的根本性問題,具有反思,、批判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表達、溝通和實踐的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北大建立了通識教育核心課,希望通過改變內容,,改善方法加強學生的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從教育思想到教育方法都和專業(yè)教育有很大不同,它需要更廣闊的視野,,更廣博知識,,更全面深入的思考。正因為這一點,,在中國大學里做通識教育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人認為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因為一個學校的整個氛圍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影響,。北大有這樣的經驗,。比如在十幾年前做元培學院的時候,,開始完全是按照通識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來做,但馬上發(fā)現(xiàn)此事在專業(yè)教育主導的教育體系中很難做到,。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們在全校都開始推動通識教育,,并將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北京大學各個專業(yè)學科的優(yōu)勢。舉例來說,,北大如果沒有很強的文史哲專業(yè),,那么通識教育其實很難搞。
8月29日,,中國傳媒大學新生報到入學,。光明圖片/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