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印度的中國戰(zhàn)爭:第二回合”——7月中旬,,英裔澳大利亞學者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在香港媒體上撰文,,就中印洞朗對峙發(fā)聲,。
現(xiàn)年91歲的馬克斯韋爾,,是研究中印邊界問題的權威專家,。1959年,,他擔任英國《泰晤士報》駐南亞記者,,常駐新德里,。從1962年開始,,他撰寫了大量有關中印邊境戰(zhàn)爭的報道,。1970年,他出版《印度對華戰(zhàn)爭》一書,,明確指出戰(zhàn)爭是印度挑起的,。之后,他對中印關系進行跟蹤研究,,發(fā)表了《中印邊界爭端的反思》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眼下,中印對峙仍在持續(xù),,記者近日專訪馬克斯韋爾,,請他闡述對這場爭端的看法。
文|李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huán)球時報”(ID:hqsbwx),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中印爭端為何周期性出現(xiàn)?
記者:
中印兩國間漫長的邊界線,,數(shù)十年來懸而未決,,您認為中印兩國在劃界問題上態(tài)度有何不同?
馬克斯韋爾:
印度堅持認為,,它有權根據(jù)歷史,、傳說和實際控制線來決定邊界走向。而中國有14個陸上鄰國,,比印度多得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就主張在領土問題上與鄰國通過談判達成一致,,這與印度的方式截然相反,。印度的方式實際上就是從來不讓步,由它自己定義邊界,,并強加給鄰國,,而中國在此問題上要明智得多。結果就是,,在14個陸上鄰國中,,12個已經與中國解決了邊界問題,剩下的兩個就是印度和被它控制的不丹,。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印度拒絕和中國進行實質性談判,始終堅持“我告訴你邊界該怎么劃”,,這種頑固立場導致中印不可能就邊界問題達成一致,。
由于邊界問題懸而未決,中印之間的爭端幾乎是周期性出現(xiàn),,并往往導致局勢變得很嚴峻,,就像這次這樣。
記者:
您說過面對中國,,印度有“無辜受害者”心理,,這是1962年以來很多印度人心中一直存在的陰影。這種陰影為何揮之不去,?
馬克斯韋爾:
印度的這種心理是戰(zhàn)爭失敗帶來的屈辱感導致的,。印度帶著必勝的信念在1962年與中國開戰(zhàn),但僅僅一個月就美夢破碎,,招致顏面盡失的徹底失敗,。這給印度政界帶來深深的傷痛,,以致在印度的政治精英中演變?yōu)殚L期難以愈合的心靈創(chuàng)傷。這種傷痛又促使印度人渴望復仇,,寄望于在與中國的第二次戰(zhàn)爭中獲得勝利,。這種精神上的妄想已經成為印度政治中極為危險的因素,特別是在軍方,。與中國有過作戰(zhàn)經歷的老一代印度軍人都明白當年是印度挑起了與中國的戰(zhàn)爭,但印度的新生代軍人對此一無所知,,他們甚至寄望通過對華戰(zhàn)爭一雪前恥,。
當年的戰(zhàn)爭結束后,很多印度人和我談起對那場戰(zhàn)爭的看法,。尼赫魯政府告訴他們的人民,,是中國對印度發(fā)動了突然、無端的侵略,,印度被中國“從背后捅了刀子”,。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不過是尼赫魯用來掩飾失敗編造的借口,。尼赫魯應該為戰(zhàn)爭負責,,是他將印度推向了與另一個軍事上更強大國家的戰(zhàn)爭,結局必然是失敗,,但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又不肯承認這一點,,只能通過謊言來隱瞞真相。所以,,印度的政治精英都被欺騙了,。
2,當年西方為何偏聽偏信,?
記者:
您的《印度對華戰(zhàn)爭》一書被視為研究中印邊界問題的權威之作,。但西方主流社會的立場好像站在印度一邊,為什么會這樣,?您的書當時及之后受到很大質疑嗎,?
馬克斯韋爾:
在那個年代,尼赫魯和剛獨立的印度在西方受到普遍的高度尊重,。而且,,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并不承認新中國的合法地位。所以,,當印度宣稱遭受中國侵略時,,西方媒體都選擇相信印度。
我當年在報道中印邊境戰(zhàn)爭時的立場同樣是偏向印度的,,我的書實質上是坦承了自己所犯的錯誤,。當我意識到在報道中抨擊中國很可能有失偏頗后,我返回英國,在倫敦大學潛心研究中印邊界問題,,研究結果證實我以往對中國有偏見,。我的報道犯了嚴重錯誤,而我的書就是對錯誤的糾正,。
我的書出版后,,幾乎立刻就被西方世界所接受,西方國家如同醍醐灌頂一般,,突然意識到它們被自己對尼赫魯政府的同情心和偏愛誤導了,,印度在國際上樹立的所謂“受害者”形象開始坍塌。
所以,,周恩來總理對我的書給予高度評價,,他還為我的書親筆寫了留言(“送給尊敬的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先生周恩來一九七三年二月四日于北京”——作者注)。這本書幾十年來我一直珍藏著,,成為我珍貴的紀念,。但這本書的出版也使我成為印度的敵人,有8年時間我被印度禁止入境,。那些年如果我進入印度,,一定會被逮捕入獄。
2014年,,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曝光了《亨德森·布魯克斯報告》(該報告1963年由中印戰(zhàn)爭時的印度陸軍中將亨德森·布魯克斯和時任印度軍事學院院長巴賈特準將聯(lián)合撰寫,,分析了印度在1962年中印戰(zhàn)爭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時任印度總理尼赫魯?shù)摹扒斑M政策”、軍隊毫無準備和斷定中國不會開戰(zhàn)的戰(zhàn)略誤判——作者注),,請不要問我是如何獲得這份報告的,,今天印度政府依然未解密這份報告,但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報告內容已經成為我書中觀點的強有力佐證,。
記者:
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印度獨立后,,印度政府多次以書面形式予以確認,。但此次印軍越過錫金段邊界線,進入中國境內阻撓中方修路,,并稱中方施工影響到其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您對此有何看法?
馬克斯韋爾:
那段邊界已經在1890年劃定,。這次是印度軍隊入侵中國領土,,中國政府的激烈反應完全可以理解。西里古里走廊距離中方工地100多公里,,印度的借口難以服眾,。但我認為這場對峙迄今為止并非特別重大的事件,,尚不至于引發(fā)中印兩個大國間的又一場戰(zhàn)爭,因為雙方都無意開戰(zhàn),。1962年以來,,中印在邊境地區(qū)多有對峙事件發(fā)生,但幸運的是沒有爆發(fā)大規(guī)模沖突,。
3,,不丹會被吞并嗎?
記者:
此次中印對峙,,不丹被卷入,,這是中印關系中的新因素嗎?
馬克斯韋爾:
我認為不丹的被動卷入不構成此次對峙的主要因素,。不丹因素只是形式上的,,對現(xiàn)實影響不大,。此次對峙的本質依然是中印之間的對抗,,因為不丹是印度的傀儡,對印度只有唯命是從,。不丹當然希望與中印同時保持友好關系,,但它的外交和國防都被印度控制,印度在不丹有大量駐軍,,不丹身不由己,,以至于至今仍未和中國建交。不是它不想,,而是印度不允許,。
記者:
印度對不丹的掌控在國際法上有依據(jù)嗎?
馬克斯韋爾:
雖然沒有任何國際法依據(jù),,但印度已經將不丹完全掌控,,成為不丹的宗主國。實際上,,宗主國制度早已成為歷史,,當今世界,一國要么主權獨立,,要么淪為傀儡,,很遺憾不丹成為后者。面對印度1.5萬人的駐軍,,不丹沒有任何選擇,,只能默認。由于不丹并沒有向聯(lián)合國提起對印度的控告,,國際社會也無計可施,。
記者:
從錫金到不丹甚至尼泊爾,,印度在南亞的“勢力范圍”非常明顯。不丹有可能步錫金后塵被吞并嗎,?
馬克斯韋爾:
巨大的體量,、經濟上的壓倒性優(yōu)勢、首屈一指的地區(qū)軍事實力,,再加上諸多歷史因素,,使得印度在南亞地區(qū)具備比中國在東南亞地區(qū)更大的影響力。但印度不會吞并不丹,,因為不丹是聯(lián)合國會員國,。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丹都是安全的,。當今世界,,吞并一個聯(lián)合國會員國而不被打上侵略者的標簽是很難的。所以,,不丹名義上的獨立會維持下去,。
4,對抗中國,,印度底氣何來,?
記者:
很多分析認為,無論經濟還是軍事,,印度不具備與中國抗衡的實力,,但印度給人的印象卻是熱衷于和中國唱對臺戲。印度的底氣來自哪里,?
馬克斯韋爾:
我可以贊同這種觀點,,但印度人肯定不這么認為,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實力非常驕傲,。印度和中國本來可以成為好朋友,,但悲劇的是,印度人被自己的政客誤導,,錯把中國當成他們的敵人,。
記者:
此次中印對峙已持續(xù)近兩個月,您認為最終應該如何解決,?
馬克斯韋爾:
耐心和保持理智對解決這場危機來說至關重要,。中方應向印度表明,中國政府對事件嚴重關切,,但依然相信能夠理性解決,。印度政府必須停止有可能使事態(tài)升級的進一步挑釁舉動,不要頭腦發(fā)熱,,因為這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