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食用野生河豚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不同品種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都不一樣,,有的魚肉帶毒,,有的魚皮帶毒。而我國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種,,捕撈上來的品種多種多樣,,無法一一確定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
延伸閱讀:
河豚毒素對熱穩(wěn)定,,于100℃處理24h或120℃處理20-60min方可是毒素完全破壞,。在烹調過程中河豚毒素是很難除去。
因此:加強河豚魚知識宣傳,,了解毒性,,避免誤食或貪其美味但處理不當而中毒;河豚毒素性質較穩(wěn)定,,因此集中進行深埋或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出售;對于某些毒性較小的河豚魚品種應在專門單位由有經驗的人進行加工處理之后制成罐頭或干制品用于食用
臨床表現(xiàn)
1.胃腸癥狀:食后不久即有惡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
2.神經麻痹癥狀:開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繼而全身麻木、眼瞼下垂,、四肢無力行走不穩(wěn),、共濟失調,,肌肉軟癱和腱反射消失,。
3.呼吸,、回流衰竭癥狀:呼吸困難,、急促表淺而不規(guī)則紫紺,,血壓下降,,瞳孔先縮小后散大或兩側不對稱,,言語障礙,,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